東北網10月10日訊(記者 包海多 編輯 張廣義) 在呼蘭河畔,有這樣一位80後監獄人民警察。16年的歷練,他從防暴隊員、防暴隊長、獄偵乾事,到副監區長、監區長,充分展現了一名青年民警的拼搏與努力,他就是黑龍江省呼蘭監獄十三監區監區長張國鑫。

黑龍江省呼蘭監獄十三監區監區長張國鑫與服刑人員談心。

  哪裡需要我就在哪裡

  和所有的新警一樣,張國鑫剛參加工作便被分配在防暴隊工作。每天除進行獄內安全警戒、巡邏檢查、看押執勤等日常工作外,還要隨時待命,處置獄內突發事件等防暴治暴工作。在這樣沒有節假日,周而復始,永遠處在備戰的狀態下,很多身邊的戰友要麼進機關,要麼提前下監區,唯有張國鑫紮根在防暴隊,一乾就是六個年頭。為切實維護監管場所安全與穩定,他結合防暴隊工作職責,提出了『出警迅速、反應機敏、團結協作、防暴治暴』的十六字工作准則,每天早上6點鍾准時帶領全體防暴隊員進行3公裡越野跑、擒敵拳、散打格斗等警體技能訓練,不斷強化防暴隊員個人能力及團隊協作意識。他還制定了一車一人的全程跟蹤,重點時段、重點部位、重點物品的全天候布控,清監清身的封閉管理,整出整收的巡查點號,押解戒護的禮儀警衛等五個安全防范體系,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次組織排查全監重點防控區域時,他發現原新建監獄搬遷時沒有留下地下管網走向分布圖,造成了地下盲點,於是他利用個人休息時間,親自爬地溝,逐米逐米的檢查,繪制出呼蘭監獄第一張地下管網走向圖。並將發現的兩個通往行政區的管網口進行了嚴密的塞堵,及時消除了監管隱患。

  乾好自己份內工作

  在2012年至2017年張國鑫先後擔任三監區,八監區和十三監區監區長,在短時間內讓他成為眾多老監區長刮目相看的乾將。面對新接手的監區工作,他每天不分時段地處理著各方面的事情,大量的工作需要他處理,讓他不敢松一口氣。他從狠抓監區隊伍入手,設立堅決不能在習藝車間吃飯,堅決不能在工作期間喝酒,堅決不准『捎買帶』用『三條鐵?』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他以身作則,帶頭遵守規章制度,主動將頑危服刑人員、抗改服刑人員等重點服刑人員劃分自己承包;他把自己融入監區,堅持與民警們共同值勤、帶工,與服刑人員一同勞動生產,一同裝車卸貨;他敢為人先,創新制定出臺獎罰政策,及時兌現勞動獎勵,將民警工作與績效考核成績相掛鉤,大大提高了監區民警和服刑人員兩個層面的積極性。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監區各項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軌。

監區長張國鑫(右一)和同事研討工作。

  做事公道方纔服眾

  張國鑫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和監管改造主業意識,他堅信做事公道纔能服眾。初到八監區時,監區正進行年底評選省級改造積極分子,為保證評選真正的公開、透明,張國鑫改變以往的評選方式,采取符合條件自願申請,經監區資格審查、全監區民意投票、公開唱票的方式進行,並選定兩名服刑人員當監督員,最終為人憨厚的『三無犯』李某因票數最多脫穎而出。這一舉動充分調動了其他罪犯的改造熱情,增強了改造信心和動力,服刑人員都說:『只要好好改造,大家都有機會得省優。』在服刑人員心裡張國鑫可親可敬可信,他既有維護法律權威的鐵面無私,又有改造扭曲靈魂的春風化雨。張國鑫曾在監區掛牌攻堅一名自殺危險服刑人員伊某,多次談心溝通、說服教育一直無果。2015年初伊某突發疝氣,張國鑫二話沒說,立即聯系醫院為其做手術,並自掏腰包為其支付手術費3000餘元。由於伊犯身體機能問題,刀口一周後沒有愈合反而腫脹,張國鑫再次花費近千元為其做二次手術,聽說曬太陽有助於傷口愈合,張國鑫又特向監獄申請每天堅持帶伊某到操場上曬太陽,經過近半個月的時間,刀口終於愈合。一向『頑固』的伊某向張國鑫低下了頭,並開始積極勞動改造。

  鏈接:個人簡介

  張國鑫,男,198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2002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看守大隊副大隊長、三監區副監區長、獄偵科副科長、三監區監區長、八監區監區長,現任十三監區監區長。先後榮獲全省政法系統優秀黨員乾警、局級青年崗位能手、省直監獄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榮記個人三等功3次。優秀公務員7次,優秀共產黨員5次,優秀監獄人民警察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