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治龍江  >  法院天地
搜 索
【今天我當班】跟隨法官一起『下鄉』
2019-04-02 08:5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賀 佘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日訊 (張賀 記者佘雨桐) 近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雙城區人民法院,跟隨『派出法官』五家法庭庭長蔡忠凱,體驗派出法官的一天,揭秘他的時間都去哪了……

蔡忠凱准備工作的材料和卷宗。圖片由法院提供
 

  7點40分,記者來到雙城區法院,庭長蔡忠凱已經早早地到了法院,他瀏覽完法院內網,就開始准備一天的工作材料和卷宗。

記者跟蔡忠凱隨驅車趕往五家法庭。圖片由法院提供

  8點整,記者跟隨蔡忠凱驅車趕赴距離雙城22公裡的五家法庭。在車上蔡忠凱跟記者介紹說,雙城區法院有八個派出法庭,最遠的韓甸法庭距市區近40公裡,正常路況也要一個多小時纔能到達,遇見下雪或者突發情況,需要更久的時間,法庭的各方面建設相對院本部來說差距還是很大的,每個派出法庭只有一個法警還兼任司機,有時車經常出現半路拋錨的狀況,法官和法警還要充當修理工。

 

  8點30分,記者跟隨蔡忠凱一行人到達五家法庭,蔡忠凱開始為稍後開庭做准備工作。

  9:00,該案是一起借款糾紛案,案件審理順利進行,經過蔡忠凱對原被告雙方耐心細致地做工作,該案件以調解結案,被告當場履行了給付義務。

  庭審剛結束,記者從審判廳出來,就看見外面已經聚集了十多個當事人,十多個人均是接下來要開庭審理案子的雙方當事人。這一伙人一見面就開始相互指責辱罵著,場面一度混亂,現場氣氛也很緊張。

  經了解,原來這一伙人是四個親兄弟,四兄弟因為贍養80多歲的老母親問題而鬧到法院。

  庭審中蔡忠凱了解到這四兄弟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口頭說把自己名下的土地給二兒子種,然後雙目失明的老母親就在住在了二兒子家,其他兄弟也經常看望。但是老母親在前年提出要去老兒子家住,老兒子就把老母親接回去了,過了一年多這位母親以自己沒有生活來源,向其他三個兒子要贍養費為由,一紙訴狀將兒子們告至法院。

  蔡忠凱為了不讓矛盾昇級,對四兄弟進行單獨溝通和做心理工作,抓住『長兄為父』這個關鍵,讓大哥先表態,然後再讓大哥一起做其他兄弟的心理工作。蔡忠凱苦口婆心地調解道:『老母親不容易,辛苦養育你們四兄弟,到老了孤寡一人,雙目失明,最需要你們照顧,可你們卻為十畝地鬧得兄弟反目,真不值得。老母親還能活幾年,都盡點孝心讓老人家安度晚年吧!』最終四兄弟握手言和,承諾無條件贍養老母親並寫下保證書。聽到承諾無條件贍養母親,老母親一邊擦拭著淚水一邊用顫抖的手握住蔡的手連說謝謝,她說:『不告了,不告了,孩子們知道錯了』。

  送走了這一大家子,蔡忠凱深呼了一口氣對記者說:『這就是基層群眾的真實生活,往往因為贍養老人而產生糾紛,尤其是兄弟較多的家庭,有時我們解決的都是這些家庭矛盾、鄰裡糾紛,多做些工作和釋法析理就是希望能把矛盾化解掉,讓百姓更舒心的生活』。

蔡忠凱和同事進行學習。圖片由法院提供
 

  13點30分,按照院裡的通知及工作安排,蔡忠凱和同事們利用下午時間開展政治業務學習。

  14點40分,蔡忠凱又把上午開庭的庭審筆錄細致的看一遍,集中精力寫判決書。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16頁的判決。

  17點整,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天也開始擦黑了,記者跟隨蔡忠凱和同事們離開法庭,返回市區。

  蔡忠凱,1968年生人,1995年考到雙城區法院,一直就在派出法庭工作,2014年任哈爾濱市雙城區法院開發區法庭庭長,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法院系統辦案能手,黑龍江省法院系統調解能手,2018年度全省百篇優秀裁判文書獲得者。

  記者手記:法庭作為法院的一個派出機構,也是法院的一個窗口,承擔著其轄區的審判業務,是基層法院中的基層,因為它更貼近群眾,更貼近百姓,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官就在身旁,讓『打官司不求人』落地生根,派出法庭就是落腳點,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從每一天的『下鄉』開始。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