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墾區公安局牡丹江分局八五一?派出所,張衛東一堅守就是19年,並創造了轄區連續7年無刑事案件的記錄。農忙時節,他要兩三個月纔能回一次家,妻子的埋怨,孩子的渴望,老人的盼望,都隨著他所乘車子離去的背影逐漸遠去……
張衛東,1968年出生,51歲,中國共產黨黨員。1989年參加公安工作,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榮獲邊境管理先進個人稱號,2018年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00年,張衛東被調入距離農場場部60餘公裡的八五一?派出所第四警務區。從此,他19年如一日地守護在第四警務區,把根深深地紮在了第四警務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警區為家,平安有我』是他堅守的諾言,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第四管理區職工群眾的利益和安全,他捨小家顧大家,耐住艱辛,守得清貧,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維護穩定,編織安全網
他始終堅持穩定是轄區安全的第一要務,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廣泛和群眾交朋友,嘮知心話,拉近民警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取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掌握了大量一手信息。每年春節過後,管理區開始進行土地承包,總會有個別群眾只考慮個人利益,由此而滋生一些不穩定因素。這時,張衛東就成了最忙的人了,他帶領民警深入到轄區的各個家庭,了解調查情況,與他們促膝交談,苦口婆心勸導,真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化解心中的疑惑,提前做好疏導工作,維護轄區治安穩定。
有一次,張衛東正在調解案件時,妻子突然來電話說孩子高燒不退,讓他馬上回家。他雖然答應了,但轉過身他又繼續忙於調解工作,忙來忙去最後就把孩子的事忘了。事後,孩子因為沒有及時送到醫院治療,燒成了肺炎,妻子雖然心裡不滿,但也指導他所處環境實在沒辦法。這樣的事例,在張衛東身上實在太多了。正是有了像張衛東這樣忘我的民警,纔有效提昇了基層公安機關化解矛盾糾紛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營造出『社區警務跟著民意走、社區民警圍著群眾轉』的良好氛圍。群眾也把張衛東視為最貼心的人,不論是在哪裡,只要碰到張衛東,總會停下來與他嘮兩句家常,說幾句知心話。
警情預報,編織自防網
在第四警務區,張衛東首創了警情預報制,把農場第四管理區的社會秩序和風氣打造成了『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世外桃源』小區。
進入第四管理區,就會發現,在管理區的醒目位置上有一塊宣傳欄,這就是張衛東創立的與百姓貼近的警情預報專欄。欄目中,圍繞一些多發性、普遍性的治安熱點、難點問題,隨時根據不同節點向居民通報近期治安形勢及警務區工作措施,及時向居民介紹治安防范方法,以及道路交通、消防、涉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醒群眾增強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可別小瞧這塊宣傳欄,正是這塊宣傳欄讓當地的老百姓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它就像一根定海神針,為當地營造了一個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他根據群眾的需求,在欄目中刊出相應的防范知識,使群眾很快就掌握了多種行之有效的防盜方法。
同時,張衛東還組織治安積極積極分子深入到群眾中宣講一些防范經驗和小竅門,轄區群眾的整體防盜意識得到了有效提高,『鄰裡守望、共創平安』的良好治安秩序蔚然成風。轄區群眾都說:『警情預報』這樣的零距離教授,使他們對社會治安心中有了底。正是這塊小小的宣傳欄,讓第四管理區警民關系更加密切了,轄區內連續多年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
打防並舉,編織巡防網
作為第四警務區警長,張衛東時刻把轄區社會治安狀況的好壞放在心上。在對社會不法分子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他建立了當地群眾義務巡邏隊、鄰裡守望、棟戶聯防等不拘一格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模式,提昇了警務區的整體防控能力。他積極宣傳,推動群眾在圈捨、倉庫,曬場、農機具廠等關鍵部位安裝報警器,視頻監控,把人力看護,機器報警結合起來,使犯罪分子進得來,盜不走。他還匯同電業部門,將轄區內的24臺變壓器都安裝了防撬鎖。同時,又進一步加強動態防控工作,采取徒步與機動車相結合,加大對易發案件部位,易發案件時段的巡邏力度。提高了群眾的見警率,民警管事率,網格化治安防控體系初步形成,有效地維護了轄區的安全穩定。
一次,張衛東正與輔警進行治安防控巡邏,突然看到一摩托車與一貨車相撞,一名群眾的傷勢比較重,張衛東當機立斷,讓貨車司機將傷者先送到醫院治療,回頭再處理事故。因搶救及時,傷者挽回了一條生命。事後,張衛東磨破了嘴、跑斷了腿,在雙方都比較滿意的情況下,讓肇事司機與傷者達成了賠償協議。還有一次,張衛東在對一臺黑色夏利車例行檢查時,發現車內有兩把管制刀、三把鎬和一支防衛棒,頓覺可疑,隨即將三名男子控制。在其他民警的協助下,將三名男子帶回警務區進行審查,結果與張衛東的判斷完全相符。由於此案查處得及時,避免了一起刑事案件的發生。第四警務區在張衛東的帶領下,營造了一個『警愛民,民擁警、警民一家親』的和諧警民關系,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轄區連續7年創造了無刑事案件的記錄。
廉政為民,編織愛民網
在工作中,張衛東始終把提高服務群眾質量作為切入點。他以身作則,秉公執法,廉潔自律。
今年年初,在他的倡導下,警務區將轄區內的61名特殊人群:孤寡老人、殘疾人、軍烈屬、低保戶、精神病一一進行登記、拍照、建檔,然後確定聯系戶民警,采取不定期上門服務的辦法,為他們服務。轄區內有一鄭某,因妻子戶口沒有遷到農場,給夫婦二人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鄭某想把妻子的戶口遷入農場,但不知如何辦理,心中十分著急。張衛東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就利用回家之機進城之機,特意跑了一趟分局,幫鄭某把妻子的戶口辦理了,當鄭某跟妻子拿出200元錢表示答謝時,被張衛東婉言謝絕了。
在張衛東的帶動下,全警務區民警輔警積極主動為群眾服務已蔚然成風,與當地群眾結下了魚水深情。幾年來,張衛東為群眾代辦戶口本、證明材料、遷落戶手續達500餘件,送身份證1800餘張,為群眾節省開資三萬餘元,做好事200餘件,收到錦旗十餘面、表揚信件27封,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內涵。
反恐固邊,編織邊境安全網
第四警務區轄區內含中俄邊境線40餘公裡。針對國際國內警務工作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張衛東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為了加強對邊境線的管理,張衛東要求民警對邊境線附近作業人員一一簽訂責任狀,並且每天早晚民警都要與作業人員見面,確保萬無一失。每周堅持巡邏,對所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做到第一時間解決。他還制定了設卡設點疏而不漏的至安全例防范措施。重要節點,嚴格落實24小時人、車、物『雙向』查驗機制,及時查控可疑人員、可疑物品、可疑車輛。由於強化了邊境管控能力,轄區內連續多年未發生涉外事件,開創了邊境地區社會管理的新局面,受到了當地邊防部隊和群眾的好評。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張衛東沒有偵破大案要案後的鮮花和掌聲,但正是他擁有一顆對人民群眾的火熱之心,擁有一片對轄區群眾的赤子之情,纔使得他在轄區的老百姓心中有那麼高的評價。他用自己的堅實步伐丈量著轄區的每一寸土地,從不讓一絲安全隱患存在於轄區。以實際行動印證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高曉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