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0日訊 近日,隨著哈爾濱市應對疫情指揮部發布第8號公告,哈爾濱全市上下展開一場刻不容緩的城市保衛戰。社區、村屯嚴密防守,全力以赴切斷疫情傳播的途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面前,社區成為守衛百姓平安的前沿哨所,支援社區、下沈社區,哈爾濱市各區縣(市)的機關乾部第一時間衝向社區和村屯,變身網格員,在戰『疫』一線與時間賽跑。
既當宣傳員又當戰斗員
『各位鄰居您好,為了保護您和家人的健康,請您盡量減少出行,外出請您配合我們做好登記,讓我們一起珍愛生命,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段富有磁性的播報聲在哈爾濱市香坊區農林頭道街響起,進行播報的是香坊區財政局局長梁軍長。而此刻,他的身份是下沈到該區文政街道辦事處防疫一線的『網格員』。
從8日起,哈爾濱市香坊區發動全區機關事業單位621名乾部及100名綜合執法隊員,全部下沈到社區、村屯一線,到社區、小區、單元上崗。實行扁平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打響疫情防控攻堅戰。
『我們把27名工作人員分成9組,每天有3個組進行巡邏。』梁軍長介紹,從早8時30分至晚10時30分,每隔5小時輪換一次。農林頭道街到農林五道街面積在1.7平方公裡左右,轄區內大多是開放式的老舊小區,四通八達,有多個出入口。財政局機關乾部下沈後,迅速與社區對接,以最快的速度對小區實行硬封閉。對19棟居民樓的15個小區出口進行硬隔擋安裝,10個路口封閉成2個。對重點單元,財政局派專人參與管控,還有專人對出入車輛人員進行登記。
與此同時,大家集思廣益後,決定各自在車上放上大音箱,一邊巡邏,一邊播放與防疫有關的宣傳知識。『5個小時開車巡邏能走20圈!而步行的同志也不知要走多少圈!』廣播既有梁軍長自己錄的『暖心話』,也有詼諧幽默的『鄉村嗑』,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將哈爾濱發布的公告中和市民息息相關的政策進行宣讀。
香坊區堅持把疫情防擴散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小區封閉管理。把開放式老舊小區的封閉管理作為重點,已於8日全區全部小區實現硬封閉,堅決切斷疫情傳播渠道。
眾人拾柴築牢『防控牆』
『您是小區業主嗎?』『請您出示下出入證。』7日一早,秋林地區管理處工作人員便來到革新街35號院,對進出小區的行人挨個進行身份信息核實。
社區作為防疫的重要關口,南崗區組織區直機關單位支援街道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秋林地區管理處下沈奮斗街道辦事處,20名工作人員協助辦事處負責果戈裡大街35號、革新街35號、果戈裡大街208號、210號庭院的封閉管理工作,對進出人員、勸返人員進行統一登記。
『前幾天,小區內來往走動人員較多,但通過不斷加強宣傳,勸阻大家不出門、少出門、做好防護,這兩天小區內走動的人明顯少了,大家的防護意識正在不斷加強。』秋林地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7日到崗後,20名工作人員馬上進入角色,迅速分工,對分管小區的車輛及人員進行核驗和問詢登記。
奮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許多居民小區為開放式老小區,社區工作人手較為吃緊。隨著秋林地區管理處20名乾部前來增援,切實緩解了社區不少壓力。
目前,全區37個區直單位與19個街道全部對接到位,把500餘名年輕乾部、非防控一線在職黨員乾部下派到街道社區,統一聽從街工委指揮調度,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為棄管小區當好『守門人』
8日,雙城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指揮部統一下發通知,從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和駐雙單位抽調1000多名黨員乾部,派赴城區266個居民小區當『門官』,與社區乾部、志願者和物業工作人員一起,實行共同輪班、24小時上崗值守,充實門崗力量。
區委宣傳部乾部趙雲鵬被分到傘廠住宅小區,是被物業棄管的老舊小區。趙雲鵬發現,小區的唯一出口沒有任何遮擋,無法對小區居民進出加以限制,存在安全隱患,便立刻決定為小區安裝鐵門。在他的帶領下,鐵門很快安上了,趙雲鵬等幾名工作人員便嚴格按照要求對於進出小區人員進行測溫、登記,該老小區的安全隱患隨之消除。
跟趙雲鵬一樣的『守門人』,任務是『看人、看車、測溫』,嚴格執行憑票出入,兩天一戶一人外出買物資,對居家隔離的重點人群限制外出。在伯爵公館小區通過設置專區,利用傳送杆無接觸式發放居民出入通行證,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外來車輛限制進入小區;所有進出小區人員一律進行測溫登記,對體溫異常的及時報告,按流程移送處理。
當晚18時,區委組織部派出的4人工作組就已到位,開始小區封閉值守工作。各組機關乾部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帶領物業每天對各個單元樓道、高層電梯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毒,向居民分發消毒用品,宣傳疫情防控、消毒用品安全使用方法等相關知識,動員他們做好本人和自家防控、盡量待在家裡,還通過幫辦代辦為群眾解決燃眉之急。
在聚源裡小區,通過進駐的機關乾部協調,小區旁邊的蔬菜超市將居民電話訂購的蔬菜統一配送到物業,再發放到小區業主手中,減少了小區人員出入,降低了感染病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