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訊(李欣蕾記者包海多)防疫期間,一些不法分子發布:『輕松快速貸款,無抵押免擔保』的虛假廣告進行詐騙,哈爾濱警方提示:一定要警惕以下這些貸款陷阱。

案例分析:
近日,市民張先生在網上看到一家名叫『宜信普惠幫幫忙』的借貸公司可以無抵押免擔保貸款,與客服聯系後,張先生用手機掃了客服推薦的二維碼並下載了相關APP,按照APP要求填寫了個人資料和接收貸款的銀行卡號,並線簽訂了十萬元的電子貸款合同。
等待放款期間,張先生收到客服消息,稱其填寫的銀行卡號不正確,張先生再次登錄APP,發現確有一位銀行卡數字不對,張先生重新填寫申請後,客服稱多次改動,其申請已經被凍結,需要給公司提供的賬戶上匯3000元保證金,用錢心切的張先生沒多想,便把錢匯了過去。而後對方又稱需要放款手續費,張先生猶豫後還是把錢匯過去了。當張先生催促放款時,客服又稱需要2萬元保證金纔能放款,否則,之前所交費用不予退還,此時,張先生纔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遂到公安機關報案。
騙術揭秘:
不法分子利用貸款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稱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利息低、無需擔保,以提供支付預付利息、保證金等為由要求匯款,或者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匯款驗資,以證明還款能力,實施詐騙。
2.不法分子修改所屬APP後臺數據,偽造正規金融APP後臺修改被害人銀行賬號等數據,稱其填錯後繼續進行詐騙。
3.不法分子先與受害人簽訂貸款合同,然後騙取被害人繳納保險費、利息、履約費等費用,如果不按要求打款,不法分子將以簽訂合同,將被害人拉入征信黑名單為名,威脅起訴被害人違約,賠付巨額違約金等借口,騙取被害人繼續繳納費用。
警方提示:
1.貸款並不需要交保證金、做銀行流水賬;
2.不要隨便在網絡上提供個人信息,下載APP之前請先確認其平臺資質;
3.接到貸款公司電話,請認真核實該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或到公司實地場所確認真假;
4.如需貸款,請選擇正規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