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眼視界  >  平安創建
搜 索
民警自述:封閉執勤期間,我痛失親人
2020-03-16 14:08:00 來源:平安龍江網  作者:佳木斯監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叫王洋,佳木斯監獄一監區一名普通民警,我和其他奮戰在監獄防疫一線的戰友一樣,在疫情來臨時,開啟值班備勤模式,是第三批封閉值勤民警。2月21日我背起行囊,走入單位的隔離備勤區。當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背起的不止是行囊,還有家人期盼回歸的眼神,還有防疫勝利春暖花開的期望,還有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堅定決心。

  人們常說『自古忠孝難兩全』,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更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3月12日早上9點,我接到母親的來電,母親在電話那頭悲痛的告訴我:"你的姥爺已經於10日去世,現已火化,不要因為家裡的事影響到工作,這也一定是你姥爺想要看到的,之所以現在纔告訴你,就是不想讓你分心。』

  放下電話的我,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我甚至有些怪罪母親,為什麼等老人火化纔通知我?可是,母親什麼時候通知我,又有什麼區別呢?面對現今特殊時期,我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怎能會因為個人原因,給組織添麻煩,我相信這也不是姥爺想看到的情形。他一直教育我,要跟爸爸媽媽學習,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只是我沒有想到,年前的一次見面竟然成了永別。

  我從小出生於一個雙警家庭,父母都是監獄人民警察。由於監獄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家裡總是聚少離多。我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帶著服刑人員出工,一走就是一個月,媽媽也天天上班,無暇照顧年幼的我,把我放在姥爺家,由姥爺照顧我。

  我的姥爺是建國前的乾部,1945年參加東北政權建設,時任文書。從小我就對姥爺很是敬仰,總覺得他懂得很多的道理,現在看來那個年代讀過書的人還是很厲害的。姥爺總跟我說,這輩子他最大的驕傲就是他的女兒和女婿都是監獄人民警察。因為他們既是警察又是特殊的老師,既是心理醫生又是特殊的家長。耳濡目染下,我一直都對成為像父母一樣優秀的監獄警察作為自己的理想。

  2011年,我在姥爺的鼓勵下報考了監獄系統,成為了我從小就羡慕的——監獄人民警察。當我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姥爺對我說:『穿上它,就要對得起它,對得起國徽,對得起人民。』當時的我還沒理解那麼深情的囑托,只知道要努力做好這份工作。

  時間回到2020年2月份,當接到上級命令需要隔離備勤的時候,我想起了姥爺的囑托,祖國需要我,我不能退縮,我要對得起這身鎧甲,擔得起肩扛的擔當。臨行前我最擔心的其實是父親的身體。

  我父親也是佳木斯監獄老一輩的警察。父親近幾年身體不好,每周要透析三次,父親看出了我的擔懮,對我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沒有車,我可以步行去醫院,醫生護士們會照顧我,你放心工作。乾咱們這一行的,要以大局為重,要聽從黨的指揮,爸爸媽媽都是老警察,能理解你。"

  其實像我這樣監獄警察還有很多,監獄警察有他工作的特殊性,有的戰友已經進入封閉值勤區工作近50天。他們是警察,也是別人的兒子、丈夫、父親。他們為了戰勝疫情,在抗疫一線封閉堅守,他們的家屬也苦苦等待一線戰士回家。萬家團圓之日,他們背起行囊,告別家人隔絕外界,開啟封閉值勤。有的推遲了與未婚妻子的婚約,有的暫別了剛出生的孩子,有的無法照顧生病的父母家人。但是疫情當前,他們接到命令,沒有遲疑、沒有退卻,而是義無反顧地揮別家人,向高牆一線集結。

  在此刻我的心裡想起莫言先生的一句話:『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纔能持恆。』

  加油!我的戰友!祈盼櫻花開,祈盼暖春來!

責任編輯:郭麗穎

【專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龍江政法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