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多年、人間『蒸發』本以為可以繼續躲避執行、高枕無懮誰成想,疫情期間人在家中,竟然還能偶遇參加社區防疫的執行法官。小編就想問問這些被執行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這名字怎麼這麼眼熟
多年前,趙某借給父親的朋友姚某一萬多元錢,可到了還款日期後,姚某不但沒還錢,還蹤跡全無,玩起了『隱身』。無奈之下,趙某將姚某起訴到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法院缺席判決生效後,趙某申請執行,但姚某名下無任何財產且下落不明,案件執行陷入僵局。執行法官進行多方查控,沒有查到任何財產線索,趙某也想了許多辦法查找姚某,但沒有任何進展。
雖然案件執行始終沒有結果,但法官一直記掛在心裡,沒有放棄。年初以來,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乾警奔赴社區防疫一線,築起居民安全的『防護帶』。這起案件的執行法官也主動報名到社區參加防疫工作,每天在小區門口進行居民信息登記。
一天,正在登記來往住戶信息的執行法官,眼前一亮,這個居民的名字好眼熟,絕對在哪裡見過。職業的敏感性促使她把這個人的身份證又仔細看了一遍,她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人,這人的形象更使她確信,這就是自己苦苦找尋的那位被執行人姚某。
姚某說他已經離開大慶多年,這次從外地回來,正趕上疫情,沒來得及走,哪成想,竟然能在小區門口碰上了執行法官,更想不到的是,每天案件量那麼大的法官竟然還能記得自己的名字和長相。

當申請人趙某接到執行法官的電話時,一度哽咽:『太謝謝你了法官,這筆錢因為是通過我父親借給的姚某,雖然錢不多,但姚某一直找不到,這事成了我父親的一塊心病,實在太謝謝你們了!』
經過法官的協調,趙某與姚某達成執行和解,第二天趙某就收到了這筆等了多年的執行款。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焦某與付某借款糾紛案中,被執行人付某以種種理由拒不執行,與執行乾警『躲貓貓』,自稱在外地打工,始終不在家裡住,玩起『人間蒸發』。
疫情期間,豐林縣法院乾警以志願者身份衝在社區防疫一線,對過往車輛、人員24小時輪流檢查,做好監測和排查登記工作。在對社區住戶進行挨家排查中,執行法官竟然巧遇苦尋無果的被執行人付某。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面對亮明身份的執行法官,付某又驚又懵,本想著疫情期間,自己宅在家中應該很安全,誰成想,執行法官竟然會以社區防疫志願者的身份出現在自己面前。
執行法官對付某釋法明理,詳細說明躲避執行的後果,付某終於認識到自己逃避債務的嚴重性,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將一萬三千餘元欠款全部履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