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改革創新的五年,又一個砥礪奮進的五年,又一個碩果累累的五年。
五年來,黑龍江省檢察機關按照《『十三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綱要》,在最高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人民』二字貫穿工作始終,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黨組『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履職盡責,各項檢察工作展示了新作為。
五年來,黑龍江檢察人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圍繞黑龍江省檢察院黨組確定的『一個統領、六個必須、八個堅持不懈』工作思路,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邁進,各項檢察工作呈現了新進展。
五年來,黑龍江檢察人面對『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做好必答題,善做選擇題,勇做附加題,精研老課題,『進位次、爭上游、創特色、育品牌』,各項檢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五年來,黑龍江檢察人始終牢記政法機關是黨和人民的『刀把子』,以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度的政治清醒、強烈的政治擔當,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致力於打造優良的檢察產品、法治產品,有力地推動了平安黑龍江、法治黑龍江建設。
回顧過去的五年,在黑龍江省檢察工作的主題詞中,『職能調整轉變』『內設機構改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專項監督』『一號檢察建議』『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公益訴訟』等關鍵詞及其背後的檢察故事,一幀幀展示著黑龍江檢察人交給『人民』的答卷。
全力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積極配合、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2018年初,全省三級院職務犯罪偵防部門全部實現轉隸,轉隸1824人,佔全省三級院原有編制17.94%;劃轉編制2773名,佔原有中央政法專項編制24.4%,在改革全程中做到了人心不散、隊伍不亂、工作不斷。不斷完善與監察機關銜接協調機制,深入開展遺留案件、涉案財物專項管理,依法履行職務犯罪決定逮捕和審查起訴職能,有效發揮檢察機關在新的反腐敗斗爭中的應有作用。依據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賦權,依法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推行『省院主導、市分院主辦、基層院配合』的三級聯動偵查工作模式,實行案件線索省院統一管理、辦理力量省院統一調配,保證案件『立得住、訴得出、判得了』。
持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落地落實
全省三級院內設機構改革全部打通了『最後一公裡』 『四大檢察』鼎立、『十大業務』並進得到落地落實,司法辦案的職能化、專業化、協同性明顯增強。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深化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管理改革,組織完成全省檢察機關高級檢察官擇優選昇工作。組織修訂檢察官辦案崗位管理辦法等5項制度和十大業務部門4項清單等司法責任制配套制度,進一步推動司法責任制落地落實。持續推進農林檢察體制改革,全省檢察人力資源配置更趨合理。全面推開監獄巡回檢察改革。持續推進『智慧檢務』建設,有效提昇司法辦案智能化水平。
切實強化刑事檢察工作
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中央督導為契機,三級院一體聯動,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采取領導包案、雙重背書、專班督導、逐案評查、掛賬推進、省院統一把關等措施,確保專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高繼明檢察長帶頭辦案,先後深入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雞西等地對重大敏感案件領辦、督辦,並對中央掃黑除惡第十四督導組交辦的重大涉黑涉惡案件進行專題督導,有力地推動了專項斗爭深入開展。
嚴守客觀公正立場。堅決做到『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緊緊圍繞『打准、打狠、打深、打透』工作要求,統籌推進『打傘』『打財』。逐案查清黑惡財產,逐案監督財產執行,『破其網』『斷其血』,徹底挖出黑惡後臺、摧毀黑惡根基。依法辦理了劉立、於文波等一批重大案件,周啟源案件被最高檢作為典型案例公開發布。
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注重發揮檢察官的主導作用,努力推動重大疑難案件公安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制度化、常態化。亞布力院依據與公安機關會簽的《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開展『補植復綠』工作實施辦法》對豐某某涉嫌盜伐林木案提前介入偵查。鑒於犯罪嫌疑人豐某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認罪悔罪表現,對豐某某可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依法對豐某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並公開宣告。此案被最高檢作為典型案例發布。
加大交叉巡回檢察力度。聚焦『發現問題、糾正追責、督促規范』,靈活運用常規、專門、機動等巡回檢察形式,對全省監獄系統開展巡回檢察,對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監督糾正意見。2019年,采取異地用警,專班推進的方式,省院牽頭對大、中、小3所監獄開展交叉巡回檢察。工作經驗被最高檢向全國推廣。
切實深化民事檢察工作
聚焦具有重大司法價值的問題,邀請專家學者集體『會診』,對民事生效裁判、調解書提出抗訴,對民事執行活動中的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開展糾正『假官司』專項法律監督,會同省法院、公安廳聯合印發《關於防范和制裁虛假訴訟的若乾意見》,會同省法院對近三年民事抗訴再審維持案件進行互評互查,印發《關於辦理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案件若乾問題的意見》,建立虛假訴訟監督辦案協作機制,監督效果明顯。林口縣院辦理128件虛構債務、套取620萬餘元公積金系列案受到最高檢表揚。
切實優化行政檢察工作
著力增加行政檢察產品供給,認真履行行政檢察既維護司法公正又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的雙重責任。五年來,受理行政生效判決、裁定監督案件,提出抗訴,對行政審判活動違法提出檢察建議,對行政執行不當情形提出檢察建議等監督辦案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深入推進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專項活動,部署開展『百日會戰』,有力地監督和糾正了國土出讓、國有財產等領域違法問題,向法院和行政機關提出的檢察建議均被采納。
切實做好公益訴訟工作
推動省人大常委會出臺《關於加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會同省財政廳等相關省直部門出臺《黑龍江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提供了立法保障,在全國率先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持續加大對環境污染領域犯罪打擊力度,組織開展保護『大森林』『界江界湖』『礦產資源』等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全省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為牽引,形成『監管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公益損害恢復』三位一體公益保護模式,取得了黨委政府支持、群眾滿意、監管加強、治理延伸的共贏效果。
堅持『小切口、大作為』理念,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決策部署,立足檢察職能開展全省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法律監督專項調查,助推全省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2019年3月,此項工作經中央媒體報道後,被最高檢寫入全國兩會工作報告。
把准方向『向前進』,抓好落實『回頭看』,相繼開展了『醫療廢物清理』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水源地保護』和『二次供水安全』公益保護檢察監督。雞西市雞冠區院辦理的二次供水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典型案例。2020年1月,省院就城鎮居民二次供水安全問題制發了『一號檢察建議』,有力推動了全省進行監管整治,讓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打造了獨具龍江特色的『檢察公益訴訟新模式』。
督促並會同有關職能部門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公益保護』專項監督,從校園外圍監督到走入校內保護,兩年多來,對全省121個縣(市、區)內5756所中小學、幼兒園的食堂、超市及配餐機構進行排查,針對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綏化市院成立了全省首個公益訴訟(食品安全)聯合檢驗檢測中心。
積極穩妥開展『等』外探索,噪聲污染、消防安全、電梯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費者利益保護等陸續納入辦案視野,一些群眾關注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整改解決。
『檢察機關能夠代表國家去支持起訴預付卡糾紛在全國尚屬首例』。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三位來自佳木斯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寫給最高檢張軍檢察長的聯名信中,這樣評價佳木斯市向陽區院辦理的預付卡消費民事支持起訴案件。
堅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通過督促之訴、協同之訴,切實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2018年初,全省檢察機關相繼組織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水源地保護』『秸稈露天焚燒』等專項監督工作,較好地助力了全省打贏藍天、碧水、淨土、原生態和美麗鄉村『五大保衛戰』。
2020年初,省院出臺《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保護黑土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施的意見》,黑土地保護工作進入法治軌道,逐步走向依法治理、科學治理。截止目前,通過監督辦案、整治違法亂建、亂佔耕地、破壞利用耕地等破壞黑土地的違法行為,保護耕地491.25萬畝。整治違法采伐農田防護林、非法采砂等破壞黑土地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督促行政機關補種耕地生態防護林502.5畝。
全面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沒完沒了』抓好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落地落實。
全省三級院938名班子成員受聘兼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開展形式多樣的講法送法活動,2019年9月1日、2日兩天,全省三級院同步聯動,為幼兒園、中小學開通『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熱線』,與教育、公安等部門建立接聽與處置等協作機制,開通以來共接收處置相關問題282個。
未成年人社會觀護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未檢工作區,『冬梅姐姐』『童心圓』……這些帶有未檢元素的服務品牌,形成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互動的態勢,最大限度地挽救失足孩子重歸社會。
哈爾濱市院未檢部門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稱號;大慶高新區院被最高檢、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首批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