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雙鴨山市委始終堅持把平安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破難題、補短板、防風險為重點,全面提昇工作智能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一是堅持構建立體化格局,織密織牢社會治安防控網。
實現治安防控常態化,全市持續開展『網格化、無間隙、全覆蓋』軍警民大巡邏工作,全市公安機關平均投入專業巡邏力量23000人次,組織派出所和社會巡防力量52900人次,投入特警武裝巡邏2100人次,最大限度地擠壓犯罪空間。實現治安防控聯動化,成立了由市反恐辦、市公安局、市委網信辦等11個單位部門聯合組成的雙鴨山市反恐怖情報合成研判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反恐怖情報整合、共享、會商機制,有效提高社會治安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實現治安防控全民化,積極發展壯大基層群防群治隊伍,把市環衛處管理的1230名保潔員和尖山區建設局管理的376名保潔員納入兼職治安員隊伍,在重大節慶期間和特殊敏感期佩戴治安員袖標,發揮了治安『流動崗』作用。饒河縣將504名出租車司機納入群防隊伍,探索『巡防出租車』新型治安防控模式,提昇了社會治安動態管控能力。
二是堅持以信息化應用為動力,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雙鴨山市被列為全國『雪亮工程』應用示范和重點支持城市,智能化社會治理體系逐步形成,全市城市應急指揮系統完成了昇級改造,實現了4個行政區和開發區、32家市直單位與110指揮中心的應急聯動,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打擊犯罪快速反應,民生求助高效處置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省率先推廣應用『龍防雲』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積極構建起以社會信息員、網格員、治安員為基礎,以『網絡110』為平臺,以社會聯動處置為手段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全市注冊『龍防雲』APP信息員達到259689人,獲取各類信息97496條,破獲各類案件305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41人、網上逃犯110人,解決各類民生問題31772件次、提供諮詢求助3664件次。三是堅持維穩與維權相統一,提高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法治化水平。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司法局等七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建立大調解工作機制的意見》,在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四級調解組織體系,在征地拆遷、農村土地、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物業管理、婚姻家庭、勞動仲裁、道路交通、醫療等行業領域開展了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兩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均設立了人民調解室、在線調解室,市仲裁委員會、雙礦集團、工商聯等部門派人進駐法院開展專業性調解工作。目前,全市人民調解組織790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84個,人民調解員2673人,發揮了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健全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機制,全市建立4家刑滿釋放人員過渡性安置基地,幫教率達到98.3%,安置率達到94.7%,無重新違法犯罪。全市建成社區矯正中心7個,實現市轄縣區全覆蓋,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率為0.1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全面開展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服務管理工作,對重性精神病人全面兌現『以獎代補』政策,有效控制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禍事件發生。全市66個鄉鎮街道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及辦公室,加強吸毒成癮人員社區戒毒(康復)信息登記、動態管控、定期檢測、系統錄入、檔案管理工作,有效推動了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四是堅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夯實『平安雙鴨山』建設根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的《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化建設年實施方案》要求,紮實推動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建設。廣泛開展平安邊境、平安礦區、平安林區、平安景區『四大品牌』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基層『平安校園、醫院、市場、工地、家庭、車站、道路、鐵路、寺院、教堂』等創建活動,基層平安建設達標率90%以上。充分發動社會組織建立『平安志願者服務隊』『禁毒志願者服務隊』『維權專家志願者服務隊』等志願者服務隊伍,其中包括律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216餘人,最大限度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五年來,基層平安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全市8個縣區全部進入省級平安縣(區)行列,友誼縣榮獲平安建設最高榮譽『全國長安杯』和『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