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龍江網訊『祖國北方,有許多美麗的山水,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素有綠寶石美譽的興凱湖。』很多人對當年語文課本裡的《美麗的興凱湖》記憶猶新。但或許還有人不知道,興凱湖就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下轄的密山市。這一次,密山市又迎來了高光時刻。

『十三五』期間,密山市政府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全面提昇政府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經中央依法治國委批准,根據《關於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的意見》,2020年9月,密山市被評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創建示范市(縣級),也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市。
密山漁政一改九龍治水亂象
興凱湖是魚的世界,也是鳥的天堂。
正因如此,興凱湖白魚的巨大經濟價值成為了非法捕撈的罪惡淵藪,興凱湖水面上的漁業執法成為了密山市攻克的難題。
李國臣,曾經是密山市水產總站的副站長,多年水上一線執法給他留下了一身疾病。老李介紹,興凱湖是中俄界湖,多年來受利益驅使,非法捕撈者游走於湖界邊緣。

密山市綿延200餘公裡的水岸線又分多家單位執法管理,其中包括墾區農場、風景區和密山市政府,『可謂是九龍治水,越治越亂。』李國臣說,2012年,密山市政府痛下決心整合行政執法力量,探索漁政執法新模式。成立了邊境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市委書記擔任,抽調公安、漁政、執法等多個部門的十餘名精乾力量。
『漁政執法方式的改變,執法人員在這片大湖裡艱辛,換來了連續五年外交部沒有收到過一次有關密山的越境信息』。老李指著會議室牆上農業部2019年5月頒發的『全國漁業執法先進集體』的獎牌說。
『變』出市民大廈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
政務服務中心又稱市民大廈,這個2018年寫進了密山市政府工作報告為百姓服務的承諾,於當年11月兌現,整體投資4700萬元,建設面積6745平方米,嚴格按照標准化建設要求統一規劃,內設四個功能服務廳,共進駐單位26個,涵蓋了稅務、市監、交通、民政、人社、衛健、林草、物業基金、龍江網絡等窗口,增設農民返鄉創業園。
政務大廳提供各類審批、便民服務事項等853項,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了『一門、一窗、一網、一次辦理』的精細化服務模式,過去需要幾天甚至十多天的事項,現在半天內就可立行解決,政府辦事效率明顯提昇。
『這星級標准的市民大廈是政府「變」出來的。』有關負責人介紹,市政府通過分期付款、引入銀行投資等方式,依法解決了資金難題,既保障了招商企業的利益,又為群眾提供了便民服務。
念好依法治市的3個『緊箍咒』
第一個『緊箍咒』來自於雞西市委依法治市辦。通過分析每個縣(市)、區的依法治市工作現狀、優勢、短板,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真督實察、逐層傳導、強化問責,努力形成從黨政主要負責人到其他領導乾部,直至全體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閉環責任體系,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
第二個『緊箍咒』來自於地方主官。從2018年開始,密山市政府辦下發《會前學法》工作計劃,要求『逢會必學』,邀請政府法律顧問、法律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法律實務工作者進行授課,同時選擇各直屬部門一把手授課,自己講自己部門的法,在頭腦中時刻繃緊法治思維的『弦』。法治觀念在政府上下層層傳導,上下貫通。
第三個『緊箍咒』是從下向上念的。在密山市不存在領導一言堂、一支筆的現象,重大事項合法審查的工作上,司法局就敢戳領導和同事的『肺管子』。2018年以來,密山市司法局共對145件政府決策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其中合同86份,規范性文件37件,其他涉法事項22件,均依法出具書面合法性審查意見,充分發揮了法律『防火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