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治龍江  >  法院天地
搜 索
秉公執法 為群眾排懮解難——記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法院興隆人民法庭庭長劉春榮
2020-11-05 14:33:13 來源:平安龍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平安龍江網訊 劉春榮是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法院興隆人民法庭庭長、一級法官,在人民法庭工作30年,始終堅守著對黨的審判事業無比忠誠的信念,幫群眾解難,心系群眾、秉公執法、廉潔辦案,在忘我工作中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曾獲全國模范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我最喜愛的好法官』、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十佳』公僕等榮譽稱號。

  劉春榮每年承擔著500餘件案件的審理,共審結案件7000餘件,平均每天審理案件2.2件,案件調撤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2019年她共審結民商事案件407件,調撤率達到93%,無發改、無信訪、無超審限、無錯案,案件質效在哈爾濱市65個人民法庭法官中連續5年排序第一。

  愛崗敬業,紮根基層

  興隆法庭地處巴彥縣北部,轄區西鄰呼蘭,北鄰綏化、慶安,東臨木蘭,轄區有6個鄉鎮,20多萬人口,案件數量年均在500件以上。

  自參加工作以來,劉春榮一直在基層法庭工作,一乾就是30年,由於各種原因,興隆法庭的乾警始終沒有按標准配備,就只有她這一名法官。為此她貪黑起早,放棄節假的休息,加班加點地審理案件。

  一次,因為過度勞累,劉春榮病倒了,醫生讓她在家休息治療,但有一起土地糾紛案件,就定在當天開庭。原、被告雙方本來是住了多年的鄰居,但因為耕種的土地相鄰,為了一壟耕地而爭執多年,甚至大打出手,派出所也處理過他們的糾紛,但都沒有任何效果。考慮到如果延期開庭可能導致雙方矛盾更加激化,她堅持正常開庭。庭審時,她一邊掛著吊瓶一邊組織庭審。在調解階段,她耐心地向雙方釋明法律,並請來村委會主任一起做工作,勸導雙方各讓一步。看到她因高燒而通紅的臉,聽著她因咳嗽而沙啞的聲音,原、被告終於被打動了,他們說:『劉庭長為我們這點事有病都顧不上治,掛著吊瓶為我們調解,我們再爭這點東西真是對不起你呀。』看到他們在調解書上簽字,昔日拿刀握棒的手握到了一起,劉春榮欣慰地笑了。

  情系百姓,排懮解難

  法庭是人民法院聯系群眾的窗口,也是為百姓排懮解難的前沿陣地。多年來,劉春榮時刻把群眾的疾苦掛心上,把百姓的冷暖放心頭,竭盡全力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2015年春節年三十的晚上,劉春榮正要給家人包餃子准備年夜飯,忽然接到了值班乾警的電話,說法庭門口躺著一個老太太非要告自己的兒女,不給處理就不走。

  聽到這個消息,劉春榮立即趕到法庭,在交談中了解到老人已82歲了,有四個兒女,都住在一個村,她在兒女家輪流生活,由於分房子和土地引發矛盾。

  劉春榮和值班乾警立即開車和老人一道來到了老人的大兒子家,也將其餘三個子女一起叫來。她對老人的子女懾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簽訂了贍養協議,一場家庭糾紛就此化解。

  從老人家出來時,已是午夜時分,雖然劉春榮又一次失去了和家人吃年夜飯的機會,但能換來千家萬戶的團圓,她的心裡仍然充滿了幸福感。

  幾年來,劉春榮的足跡已走遍了轄區的每一個社區、村屯,成了名符其實的『本地通』,同事們開玩笑地說,只要你說出一個屯名,甚至這個屯裡的『名人』,就是蒙上劉庭長的眼睛她都能找得到。

  牢記宗旨,廉潔自律

  俗話說『官司一進門,兩頭都托人』。由於有些人法律意識淡薄,有這種想法的就更多。劉春榮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親戚多,同學多,朋友多,一旦有了案子,大家就想方設法地找她疏通。但在法律、親情、友情面前,劉春榮始終堅持法律至上,絕不用手中的權力為她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私利。

  2016年夏天,劉春榮同學的弟弟因為交通肇事致人受傷而被起訴到法庭,開庭前一天下午,同學來找劉春榮要求給予其弟弟關照。劉春榮向她耐心解釋法律規定,表示只能依法判決。同學聽了後很不高興,轉身摔門而去。

  從事審判工作以來,發生在劉春榮身上這樣的事還有很多,雖然也為此失去了一些『親戚朋友』,卻贏得了轄區百姓的認可,樹立起了一名黨員法官應有的形象。

責任編輯:郭麗穎

【專題】全省政法系統『十三五』工作巡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