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訊(記者 佘雨桐)日前,記者跟隨采訪團先後走訪了佳木斯、雞西、農墾等地檢察院,深入了解黑龍江檢察機關保護黑土地保障糧食安全的工作舉措和工作成果。
據了解,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全省檢察機關共計受理黑土地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線索892件,立案816件,制發訴前檢察建議644件,提起公益訴訟54件。通過監督辦案,整治破壞黑土地的違法行為,保護耕地491.25萬畝;整治污染黑土地的違法行為,積極督促收繳行政罰款642萬元;整治破壞黑土地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督促行政機關補種耕地生態防護林502.5畝,違法行為人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406萬元。這些數字,彰顯著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強大生命力。
佳木斯:打擊亂采亂挖 突出修復受損生態環境
非法采砂會加劇河水對河岸、河堤的衝刷,導致河岸崩塌,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兩年以來,佳木斯市檢察機關持續開展整治松花江佳木斯城區段非法采砂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共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在打擊非法采砂刑事犯罪的同時,追償生態損害賠償金用於修復受損生態環境。東風區檢察院依法對閆某甲、閆某乙非法采砂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已成功追繳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406萬元,被告人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登報道歉。
富錦市檢察院在對去年辦理的『兩山』非法開采礦石和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回頭看』走訪調查中發現,行政機關作出的8件行政罰款決定未實際真正履行,導致受損土地資源無法得到有效修復。為此,富錦市檢察院逐件梳理每一起行政處罰案件,對制止資源環境破壞情況、處罰違法情況、執法單位履職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向相關部門發出了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依法收繳行政罰款。行政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高度重視,立即按照要求依法定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收繳340萬元罰款用於恢復被毀黑土地的生態環境。
兩年來,佳木斯市檢察機關堅持以辦案為中心,以專項監督活動為載體,以解決公益受損問題為關鍵,聚焦我市黑土地保護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兩年多來,全市檢察機關共辦理黑土地保護領域行政訴前程序案件270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3件。通過辦案,共收繳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406萬,清理農村生活垃圾680噸,整治違法佔用耕地建築5030平方米,整改65家畜禽養殖戶污染問題,規范218家農藥經銷商違規行為,清理2處傾倒垃圾污染農業灌溉渠水問題,督促收繳行政罰款340萬元。
雞西:7份檢察建議督促關停排污企業修復受污染土地
2018年5月,雞東縣東海鎮興隆村的185畝稻田出現稻苗死亡的情況,稻田內有厚厚的一層煤泥,嚴重污染了稻田。雞西市檢察院了解此事後,立即與雞東縣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調查發現,稻田的污染源來自上游的4家洗煤廠,當年9月12日,雞東縣檢察院向有關執法部門制發檢察建議7件,督促行政機關責令對污染企業進行關停,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稻田水質污染、修復受污染土地。在檢察機關的持續督辦下,受污染的所有農田土壤得到恢復,4家洗煤企業違法佔用的140餘畝農用地復耕方案獲縣政府通過,確保農戶正常春耕。

受害農戶孫金對記者說,『當初發生的這個事兒我先找的洗煤廠,洗煤廠不管,讓我願意哪告哪告。我們村兒當時185畝稻田受災,我家18畝地插了5回苗,每回插完不到3天就死了,一顆都沒活。後來檢察院8月末進入辦理該案件後,我們9月末就得到了補償款。洗煤廠徹底拆除,污染源頭消除了,通過檢察院的協調鎮政府把我們稻田裡的煤泥全給清了,還建了3個蓄水池,買了兩個抽水泵,解決了我們取水灌溉的問題。讓我們在2019年能夠順利地春耕,保障了我們農民的切身利益。如果沒有檢察機關管這個事,我們這個事啥時間能解決都不一定,都有可能解決不了,要是沒有檢察院這個事想都別想……還有十來天就該收地了,今年的收成應該比去年還要好,估算著每畝收成能有2000多塊。』手指著眼前這片金燦燦的稻田,農民孫金面帶喜色地對記者說。

農墾:重拳打擊涉農犯罪維護糧食安全
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間,馬某等三人為獲取高額利潤,從省外購買散裝種子,灌入收購的正品玉米種子包裝袋內,其中價值165萬餘萬元的假冒注冊商標種子被種子經銷商賣給種植戶種植。該案是典型的仿冒正品玉米種子售賣的案件,既侵犯了企業的注冊商標權益,又對本地區玉米種業造成了安全隱患。
2020年3月9日,寶泉嶺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馬某、黃某等6人提起公訴。
『北大荒』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安全至關重要。黑龍江省檢察院農墾分院開展『檢察藍護衛中國飯碗』專項工作,打擊涉農領域犯罪,強化監督職能。寶泉嶺名山農場一處耕地被挖塘養魚,佔地1.06公頃,檢察機關發現後,向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駐農墾總局國土資源局寶泉嶺分局提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履行監管職責,責令名山農場將養魚塘恢復成耕地。
『提起公益訴訟並不是法律監督追求的目標,根本目的還是通過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高繼明一語道出了公益訴訟的初衷。截至目前,農墾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黑土地保護領域案件82件,其中非法佔用、破壞農用地案件38件,土地污染案件29件,違法采伐等破壞黑土地生態系統案件15件,督促恢復被非法佔用農用地2426畝,追償生態修復金116.57萬元,建立生態修復基地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