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治龍江  >  警方傳真
搜 索
83人被坑350萬 警方揭秘『酷庫熊』騙人套路
2021-05-25 15:52:32 來源:大慶網  作者:韓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4日訊 核心提示:『掃這個二維碼,跟我一起養「熊」吧,可賺錢了。』

  『這是一種新形式的投資,現在都玩這個,我的「熊」昇值了,賺好幾萬了!』

  早在2019年10月,一款名為『酷庫熊』的網絡投資平臺在大慶市流行起來,在一些參與者的大肆宣傳下,許多人加入,『熊』養大會昇值,交易賺差價,參與者天天養『熊』、買『熊』,看著顯示的金額不斷增長,都以為賺錢了。

  然而,網絡傳銷表面看是一款手機APP投資平臺,其實是一個涉嫌網絡傳銷平臺,采取虛擬物品交易、通過朋友圈『拉人頭』、介紹親友加入等方式,形成了層級分明的模式。

  5月21日,記者來到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對此案進行了深入采訪。

  投入12萬元後平臺關了

  家住讓胡路區的小芳(化名)是一名工人,辛辛苦苦工作攢了一些錢。2019年年末,小芳通過朋友的介紹,得知一網絡平臺養『熊』能賺錢。

  『你得了解新事物,這是新型的網絡投資平臺,裡面有很多人投資,都賺了不少錢。』朋友的極力『拉攏』,讓小芳動了心,接著,她開始了解這個網絡投資平臺。

  平臺名為『酷庫熊』,通過掃二維碼,將APP下載到手機上。注冊登錄後,可在APP內進行投資。仔細了解,『酷庫熊』APP就是通過買賣『熊』獲利,『熊』好似商品,卻是虛擬的。

  『像玩游戲一樣,每天固定時間在平臺上搶購「熊」,然後飼養,「小熊」長大以後,賣了掙錢。』小芳說。

  『酷庫熊』平臺,會不定期推出各種『熊』,大致分為6種,價錢從100元至10000元不等。平臺推出『熊』產品後,參與者在平臺上充錢購買,每次平臺推出的『熊』很快就被搶光,『小熊』變成『大熊』後就會昇值。

  除了在平臺中購買『熊』,也可通過平臺與其他人進行交易。

  看著平臺中的『熊』交易很火,小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先期花錢購買了一些『熊』。

  小芳發現,在與其他人交易『熊』時,除了花錢,還需要使用積分。比如買價值100元的『熊』需要1個積分,價錢高需要的積分也高。

  積分如何獲得?一是充錢獲得,再有就是『拉人頭』獲得,拉人進入平臺,會有積分獎勵。

  一段時間下來,小芳想通過『酷庫熊』賺錢,先後投入12萬元。同時,她還在自己的朋友圈推廣,向親友介紹『酷庫熊』。

  讓小芳沒想到的是,她接觸這個軟件半年多後,平臺突然關閉,無法登錄了。

  小芳慌了,她向朋友詢問,都是這種情況,焦急萬分的她,選擇了報警。

  坑83人損失350萬元

  小芳報警不久,公安機關又陸續接到多人報警,全是無法登錄『酷庫熊』平臺了。

  經偵支隊民警接受采訪時稱,當時辦案民警進行了梳理,發現大慶市讓胡路區一居民自2019年11月接觸『酷庫熊』,先後投入了22萬元錢。

  與小芳一樣,這位居民也認為『養熊』能賺錢。

  向這個平臺投錢的居民,有的前期賺了一些錢,可以提現,但由於平臺的突然關閉,大部分人的錢都沒能提現。

  期間,平臺有段時間恢復正常了,雖然可以登錄,但進入以後,賬戶中的『熊』或是積分根本賣不出去。

  2020年2月,大慶所有在『酷庫熊』上投錢的市民發現,平臺關閉,再也登錄不了了。

  民警經過調查發現,大慶先後有83人在『酷庫熊』上投錢,平臺關閉後造成約350萬元的損失。

  那麼,『酷庫熊』從何而來?它為何突然關閉?

  帶著這些疑問,民警展開了調查。

  民警介紹,『酷庫熊』之所以能傳入大慶,一名男子有重大嫌疑。

  這名男子暫住大慶市,2019年下半年,這名男子趕到山東某地,當時通過朋友介紹,了解『酷庫熊』平臺,『養熊』可以賺錢。

  男子回到大慶後,開始在朋友圈推廣『酷庫熊』,很快就有人加入。

  接著,許多人通過朋友圈大肆進行宣傳,有人還為了賺取積分,向朋友推薦、拉親人入伙。慢慢地,『酷庫熊』吸引了很多人。

  最初,許多人在平臺上搶購『熊』,還能私下交易、提現,這讓許多人有了『玩玩游戲』就能賺錢的心理,開始大量囤『熊』。

  經過調查,民警發現『酷庫熊』涉嫌網絡傳銷,因為它有著層級分明的獎勵推廣模式。

  比如,A推薦給B,A獲得8%的獎勵,B再推薦給C,B獲得8%獎勵的同時,A還能獲得5%獎勵。當C繼續推薦下線時,C獲得8%、B獲得5%、A獲得3%。

  推廣收益達到一定數額,還可直接換『熊』,然後出售賺錢;而推廣人數達到一定數量,還會成為平臺的『推廣大使』,也會有相應的獎勵。

  在這種模式下,加上平臺不定期推出線上『講課』視頻等手段,讓許多人認為這個平臺是可靠的。

  對於平臺的突然關閉,民警表示,從一開始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平臺初期出『熊』較慢,到後來出『熊』越來越快,參與者用真金白銀購買『熊』,出售卻有時間限制,比如有的『熊』要養一個月纔能出售,而平臺『圈錢』達到一定數額,就關了。

  辦案中民警發現,『酷庫熊』平臺的服務器在國外,許多數據無法核實。

  截至目前,此案仍在調查之中。

  警方揭秘傳銷套路

  采訪過程中,經偵支隊民警稱,如今傳統傳銷案發率降低,而網絡傳銷卻層出不窮。

  比如,類似的養雞、養猴以及種植植物等,大都是一樣的形式,其中都涉及層級分明的獎勵推廣模式。

  『除了以各種玩法吸引人,還會營造一種高回報,只要加入就能賺錢的「洗腦」模式。有的平臺甚至直接在線上進行洗腦課,再加上讓一部分人嘗到甜頭,繼而幫助大力宣傳與推廣。』民警說,網絡傳銷主要是通過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進行傳播,與傳統傳銷不同的是,網絡傳銷雖然也是『金字塔』層級,但許多人與上線或下線都不認識。

  有人通過掃二維碼進群或者下載APP後,在線上接受『學習』或培訓,當進入平臺進行投錢後,基本會『無法自拔』。

  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傳銷的核心同樣是『人傳人』,只不過模式與形式發生了改變。

  它多數情況下,以向朋友推薦、拉親人入伙的形式傳播,騙子掌握了一些人的軟肋——親友間信任度很高,投錢喜歡『跟風』。

  錢只是『虛擬數字』

  『酷庫熊』一案中,多數人看著每天昇值的『熊』,還有平臺賬戶中不斷增加的數額,就認為這些錢已經賺到手了,卻不知道,平臺是假的,一切都是掌控在騙子手中,所以突然關閉並不奇怪,從頭到尾,投入的錢變成了賬戶上的虛擬數字,而錢早就被騙子轉移了。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希望市民能引以為戒,不要再輕信這類騙局。』民警提醒廣大市民,投資需謹慎,很多市民在網絡平臺或者線上APP投資,一些平臺打著低投資高回報的幌子,前期先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在嘗到甜頭後,再開始投入大量資金,最後難以提現。

  警方提醒:市民要擦亮眼睛,投資前,一定要增強風險意識,記住: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

責任編輯:郭麗穎

【專題】龍江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