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治龍江  >  政法綜治
搜 索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法領導乾部談】羅振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旗幟為指引 聚焦司法為民開啟人民法院工作新征程
2022-11-18 09:57:00 來源:平安龍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為充分發揮政法領導乾部在全省政法系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更快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法治黑龍江匯聚更多智慧與力量,更有力推動龍江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平安龍江建設』公眾號特開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法領導乾部談』專欄,分享省委政法委、省直政法單位和各市(地)委政法委領導乾部的學習成果,以供交流學習。

  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旗幟為指引

  聚焦司法為民開啟人民法院工作新征程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羅振宇

  黨的二十大是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大會,也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給人以信仰感召、方向指引、進取力量、勝利信心,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大報告百餘次提及『人民』二字,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再到『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字裡行間滿含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真摯的為民情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五年來,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不負人民』的不變初心轉化為公平正義的司法擔當,努力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轉化為司法為民的生動實踐。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站穩人民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龍江振興發展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全省法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推動各項事業闖關奪隘、破浪前行。

  夯實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思想基礎。紮實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政治大輪訓』,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總體思路,自上而下建成紅色黨建大廳、黨員活動室279個,總面積17000㎡,打造『黨旗紅·法徽紅』黨建融合品牌,引導乾警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這場人民戰爭。采取異地管轄、院長負責、院庭長主辦、集中宣判等超常規舉措,探索運用線上與線下、本地與外地、法庭與羈押場所『三結合』的審理方式,日夜奮戰,強力攻堅,依法嚴懲黑惡犯罪和『保護傘』犯罪,掃黑除惡深入民心、深得民心。

  堅持人民至上維護疫情防控大局。堅決響應黨中央和省委號令,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組織1萬多名乾警下沈社區一線,迅速出臺服務保障企業應對疫情等13條指導意見,依法從嚴快判涉疫犯罪。疫情期間,大力推行網上辦案,受理網上立案36萬件,確保疫情期間司法服務的大門始終向群眾敞開。

  嚴肅隊伍教育整頓回應群眾新期待。全省法院近1.7萬名乾警全員參加,自下而上統籌推進兩批教育整頓,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逐案核查,通過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解決一大批頑瘴痼疾,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著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可信賴的法院隊伍。

  二、始終堅持奮進擔當,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五年來,全省法院時刻緊跟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特別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幸福龍江』建設要求,采取有力司法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厲打擊暴力、盜搶、責任事故、網絡詐騙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犯罪,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讓群眾獲得切切實實的安全感。

  助力人民高品質生活。精准服務『六穩』『六保』,妥善化解勞動勞務爭議,助力復工復產、穩定就業。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加力辦理企業破產清算、重整案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知識產權『三合一』改革,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建立省金融司法協同中心,推動金融案件立案、審判、執行一站式快速解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兜住民生發展底線。

  傾力保障民生權益。准確適用《民法典》,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教育醫療、交通事故、物業供暖等民生案件,用心用情提供民生司法保障。實現全省中基層法院少年法庭設置全覆蓋,數千名法官出任全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呵護未成年人成長,用法治之光照亮人民幸福生活。

  著力打造健康宜居環境。深化環資審判體制改革,建成5個司法生態修復基地。設立五大連池、北極等5個旅游人民法庭。准確適用《黑土地保護法》,開展打擊盜采泥炭黑土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守牢糧食安全,端穩人民『飯碗』。

  打破行政爭議『主客場』。連續14年報送『行政審判白皮書』,哈爾濱等四市行政訴訟案件由所在地鐵路運輸法院集中管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四年保持100%,破解了『民告官不見官』難題。

  三、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努力提昇人民司法滿意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並強調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19年省法院在省人大會上作出『努力讓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承諾以來,全省法院在立案、審判、執行、信訪各個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讓老百姓打官司不用求人,不必求人。根據第三方評估意見,當事人對『打官司不求人』工作滿意率為95.18%。在全省推出20個『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公開授牌掛牌,接受社會監督。

  推進『立案不求人』。全省法院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統一拆除立案接待窗口玻璃隔檔,推進面對面、無障礙溝通。大力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配備自助立案一體機,最大限度方便群眾立案訴訟。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大力推進『一站式』建設。在最高法院一站式建設質效評估中,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推進『審判不求人』。探索建立繁簡分流工作模式,組建各類審判執行團隊2000餘個,並以『案件質量提昇年』活動為載體,推動案件提質增效,各類案件審理期限大幅縮短。在全國率先研發法官辦案監督信息平臺、當事人評價系統,實時公示法官辦案績效、信訪投訴等情況,當事人可根據滿意度進行評價,倒逼司法質效提昇。

  推進『執行不求人』。連續5年開展『雷霆行動』,央視兩次對我省打擊『老賴』的做法專題報道。我省『基本解決執行難』按期達標,正在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邁進。歷時15年、涉案近27億元的華風國際商城『爛尾樓』由省法院執行結案,社會各界給予高度評價。

  推進『信訪不求人』。著力健全信訪制度,對上訪訴求及時交辦、督辦、轉辦,限時辦結銷號。創新工作方法,推行網上信訪、遠程接訪,努力讓上訪人在家解決問題。著力開展治理涉訴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行動,案訪比由2017年的1501:1提高至2021年的2764:1。

  四、始終堅持公正廉潔,守護人民身邊的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並強調要『規范司法權力運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五年來,全省法院把公正作為司法工作的生命線,把廉潔作為維護司法公正的底線,創新監管理念、手段、方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要求新期待。

  深化司法改革。實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考試考核遴選產生5000餘名員額法官。建立『誰審理、誰裁判、誰負責』的辦案責任制,健全『四類案件』監管機制,壓實落細院庭長辦案和監管雙重職責。大力推進法院機構改革,將農墾、林區和伊春、大興安嶺林區55個基層法院整合為22個,撤銷33個基層法院和68個派出法庭,司法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司法質效明顯提昇。

  堅持『一體化』管理。強力推進三級法院管理的一體化、規范化、標准化,從司法大數據管理系統提取16項核心指標,對全省法院、全體法官進行排名通報,提昇辦案效能。統一編撰《龍法之治·黑龍江法院管理制度》,包含各類制度150項,統一配備『刷臉』考勤機,自主研發『法院考勤管理系統』『工作寫實系統』,每人每日工作、考勤情況一目了然,乾警工作專注度大幅提昇。

  推進能力作風建設。開展三輪『解放思想、振興發展』研討並『回頭看』,全體乾警全員參加研討,撰寫1.3萬篇研討文章並匯編成冊。創建對辦案優異法官頒發『喜報』、績效在前法院頒發『流動紅旗』、對20個『重點幫助法院』定向幫助等制度機制。評選出『學習型法院』20個、『學習型乾警』200名、全省審判業務專家100名,推動隊伍整體能力和水平提昇。

  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省法院連續5年召開全省法院警示教育大會,點名道姓通報反面典型案例,築牢乾警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圍繞司法辦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審務督察、司法巡查,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強化『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推動從嚴治黨向中級、基層法院延伸。重新組建省法官懲戒委員會,深入落實防止乾預司法『三個規定』,把審判紀律挺在前面。大力弘揚英模精神,對受到國家級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全方位宣傳。

  五、始終堅持文化創新,推動法治文化深入民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五年來,全省法院大力弘揚忠誠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潔、剛正不阿、改革創新的新時代人民法院文化,把文化建設作為增強人民法治信仰的基礎工作,不斷引領社會法治風尚。

  文化載體豐富多樣。50多個法院建成了自己的院史館。省法院建成『司法之光』文化長廊、『憲法牆』和『廉潔文化牆』,省法院圖書館成為省圖書館法律分館,全省法院普遍建立圖書館(室),總面積14000㎡,文化陣地全面鋪開。搭建『龍法講壇』『法官論壇』等學習交流平臺,開展『萬名乾警讀百本書』等活動,圍繞慶祝建黨百年等重大主題舉辦書畫展覽、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組織全省法院評選推介文化建設特色項目,向百姓展現法院乾警涵養法治的文化底蘊和昂揚姿態。

  文化品牌光彩綻放。深耕文化沃土,厚結文化碩果,形成了『大法官辦案』『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等一批叫得響的龍江法院文化特色品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傳播力連續位居全國第一,獲評中央政法委『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法院文化在群眾中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文化作品廣泛傳播。深入挖掘豐富法治文化資源,組織乾警創作文化作品,省法院微電影《我是法官》、MV《法官誓言》在全國法院評選中獲獎,牡丹江中院參與攝制的電影《金桂蘭》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影片參加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佳木斯中院微電影《冬雪暖陽》獲『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滿足不同群體的法治文化需求。

  普法文化走在前列。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省法院提出『讓人民群眾一次走進法院,樹立一輩子的法治信仰』的『公眾開放日』理念。全省法院共舉辦『公眾開放日』1.8萬多期,80多萬名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法院感受法治力量。省法院被授予『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全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稱號。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衝鋒號角,全省法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龍江人民的幸福為己任,努力在司法工作中傳遞司法溫度、彰顯法治力量,不斷譜寫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新篇章。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