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精神照前路昂揚奮進新征程
奮力譜寫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佳木斯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劉立民

答卷鼓舞人心,時代催人奮進。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跨入第二個百年奮斗歷史新征程召開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對新時代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政法機關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佳木斯為引領,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堅定不移厲行法治,堅持做好以法輔治、依法護安、以法促興、以法強基四篇文章,努力建設全省平安法治示范區,奮力譜寫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做好『以法輔治』文章,在推進市域治理上賦能聚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保障』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五治』的基本方式之一,要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和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築牢社會治理法治化根基。一是堅持系統推進。全面貫徹《佳木斯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將法治社會建設納入到全面依法治市重點工作任務,不斷健全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制度,用『硬舉措、實招數』惠及『大民生』,從更高層級、更寬視野、更高標准構建起社會治理法治保障的『四梁八柱』。二是堅持精准立法。認真對照黨的二十大和省、市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市情實際,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黨委決策的重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立法,以『小切口立法』『開門立法』撬動『新突破』,切實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社會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三是堅持依法治理。持續深化城鄉社區依法治理,推動法治佳木斯、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網格化服務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實現教育引導、強制管控、理性調和一體化發力,充實一線執法力量,探索創新執法司法部門『格上』工作模式,不斷提昇市域社會治理法治保障水平。
二、做好『依法護安』文章,在維護大局安定上持續用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標准高質量抓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為國泰民安提供堅強法治保障。一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牢牢把握『把重大風險化解在市域』這一基本目標,著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會治安、社會矛盾、公共安全、網絡安全『五類風險』。以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為牽動,持續深化15項平安創建活動和12類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執法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二是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基層治理哨點作用,依托『一站式』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等平臺,強化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推動『兩所一庭一室』和街道、社區等基層工作力量下沈網格,落實源頭治理、多元化解責任,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著力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處置於未然。三是提昇依法決策水平。深入貫徹《黑龍江省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辦法》,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全面評估影響社會穩定、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決策風險,認真研究風險防范措施和化解處置預案,有效避免項目實施可能引發的『鄰避』等社會問題,不斷提昇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三、做好『以法促興』文章,在護航經濟發展上精准發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良法促發展,保障善治。在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於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打造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法治化發展環境。一是優化法治服務,滿足群眾更高需求。著力優化政法政務服務,深入開展『學東萊、進網格、辦實事』為民實踐活動,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創新便民利企服務舉措,優化法律服務工作流程,推出更多政法服務『不打烊』『巡回法庭下基層』等更便捷、更規范、更高效的便民措施,努力做到『群眾來了馬上辦、距離較遠上門辦』,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二是營造法治環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入開展政法機關領導乾部『走千企訪萬戶』活動,完善『企業家直通車』機制,在健全執法司法平等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探索司法助企紓困解懮舉措、加強涉企矛盾糾紛調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工作上再發力、再突破,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經營更加安心、暖心、放心。三是整治頑瘴痼疾,提昇政法服務質效。以全省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執法司法服務提昇攻堅行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制約嚴格公正執法司法的堵點、影響政法隊伍建設的難點,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始終保持正風肅紀、反腐強警的高壓態勢,推動執法司法權力公正高效運行。
四、做好『崇法強基』文章,在增強法治信仰上靶向加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治信仰是保證法治實施的重要精神力量。要進一步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一是全面提昇公民法治素養。牢牢把握全民守法這一前提,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廣泛開展『法律七進』『法治大講堂』『法律大集』等多種形式普法宣傳活動,深入推進『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大力建設法治公園等群眾身邊的法治宣傳陣地,在全社會形成濃厚法治氛圍。二是全面壓實普法工作責任。聚焦『八五』普法工作任務,嚴格落實普法責任清單,紮實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落實落靠,深入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反邪教斗爭』『鐵路護路』等平安法治宣傳活動,完善法官、檢察官、行政復議人員、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群體以案釋法制度,有效改變原有普法宣傳『擺攤設點』『大水漫灌』問題。三是全面豐富法治文化。緊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步伐,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載體,不斷豐富法治文化產品,培育法治文化精品。深化法學研究,推進縣(市)區法學會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在街道社區和社會公益性組織成立法學會『會員之家』,打造覆蓋更加廣泛、更加專業的法治文化和法學研究平臺。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前行,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佳木斯、法治佳木斯,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立的新戰略新目標貢獻政法力量、彰顯政法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