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精美圖片配上吸引人的文案,是現如今很多商家打造爆款商品的妙招,然而,也有部分商家在使用照片宣傳推廣時不小心踩了侵權的『雷』。近日,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就調解了這樣一起因商家未經允許使用顧客照片而導致的肖像權糾紛案件。
案情簡介
在一間間被精心布置的房間裡,扮演著不同角色的人圍坐桌前,抽絲剝繭分析線索,試圖找出隱藏的『真凶』,這便是時下流行的『劇本殺』游戲。作為『劇本殺』游戲的愛好者,趙某經常和朋友相約周末去『打本』。
一次,趙某來到常去的某娛樂活動室玩『劇本殺』,游戲結束後,趙某和該活動室經營者錢某互加微信,約定下次來玩時提前預約。其後,錢某在瀏覽趙某的朋友圈時,在未經趙某允許的情況下,以營利為目的多次使用趙某妝扮的照片進行商業宣傳,將其照片發布在社交媒體賬號上。趙某發現後要求錢某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並且給付賠償金,雙方協商未能達成一致,趙某將錢某訴至大慶市薩爾圖區人民法院。
法院調解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包珊珊從該娛樂活動室的網絡平臺上確認了侵權事實,在與錢某溝通中,對方雖承認了侵權行為,但認為業內此類事情很普遍,並未引起重視。
包珊珊法官將調解優先的理念貫穿辦案全過程,反復向錢某釋法明理,詳細告知侵權行為後果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經多次溝通,錢某終於正視問題,但對賠償金額仍未達成一致。包珊珊隨即組織雙方來到法院開展面對面調解,經過耐心調解,被告錢某同意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致歉聲明並賠償原告趙某經濟損失,至此本案順利調解完畢。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融合發展不斷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網絡的自由性、開放性在為商業宣傳和拓展新經濟形態提供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在不斷突破肖像權使用的傳統模式。
如何做好肖像權的侵權風險防范呢?對於商家、企業而言,要嚴格審查自身營銷過程中所使用的文案、圖片、視頻等材料,明確權利狀況及原創情況,在沒有獲得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盡量不要使用他人肖像;對於權利人而言,在發現侵權行為後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或賠償經濟損失,在私下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時應及時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