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以上的民事糾紛
在訴前化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眾多爭議
在『對簿公堂』前握手言和!
2021年至2022年,綏北法院轄區70%以上民事糾紛在訴前解決,暴力犯罪數連續兩年為零。
『問題不出場、矛盾不上交』,綏北法院在訴源治理上做了有益嘗試,其『家門口解紛』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兩會宣傳手冊,成為可復制的人民法院參與訴源治理『綏北模式』。
『綏北模式』成效如何?日前,《黑龍江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場體驗
調解+審理用時75分鍾
2月15日14時,在綏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原綏北法院副院長陳貴良(已退休)開始對工程款結算糾紛進行雲上調解。
調解現場,陳貴良隔著屏幕,與分別在哈爾濱和建三江的申請人、被申請人進行視頻連線。
調解中,被申請人對9萬多元利息只認可支付5萬元;申請人則堅持9萬多元利息不能少,並要求進行『司法確認』。調解後,申請人要求支付7萬元,被申請人仍堅持5萬元,雙方相持不下。

『人家主張9萬多元利息合理合法,如果走訴訟程序,你(被申請人)需要支付的不僅一分不少,還得支付7200元訴訟費。』陳貴良建議被申請人也讓一步,訴前調解能夠達成和解的,免收訴訟費。
14時45分,調解成功。雙方分別在網上簽字確認,生成的調解協議,被推送到民一庭進行司法確認。
15時06分,民一庭庭長徐艷慧主持雲上開庭,並告知當事人『本案采用無紙化庭審,全程錄像,無書記員記錄』,在確認調解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後,法官宣布閉庭。無需雙方簽字,裁定書直接推送至『集約送達』組,秒送雙方當事人。
整個庭審過程不到15分鍾,而本案從調解到審理總共用時75分鍾。
多元調解
讓『老法官』重新上崗
陳貴良,只是眾多調解員中的一位。在綏北法院轄區,有36名專職調解員常年活躍在農場群眾身邊,一批退休『老法官』『老司法』退而不休,走上調臺。
陳貴良的調解室設在綏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這個面積不到500平方米的大廳裡,還有北大荒集團綏化分公司信訪接待室、公安局調解委員會、律師調解委員會等機構。
陳貴良說,這種調解、信訪和訴訟服務相互配合、高度融合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讓矛盾糾紛不擴大、不激化、『接得住』。釋法明理,憑借三十多年的民事審判工作經驗,『陳院長』得心應手。
綏北法院轄區有35個農牧場,分布在6個地級市、27個市縣轄區。點多、線長、面廣,轄區企業和群眾打官司、解決矛盾糾紛極為不便。
2017年,老宋在下屬的鐵力法庭庭長崗位退休,2021年,法庭需要調解員,老宋『有召必回』。2022年,鐵力法庭訴前調解受案184件,調成152件,成功率82%;今年前兩個月受理16件,調成15件。
從法官到庭長,李娜在嘉蔭法庭工作了19年,在不足萬人的嘉蔭農場,很少有李娜不認識的人,她說:『人熟為寶。』
2022年4月,嘉蔭法庭成立『李娜法官工作室』,李娜與團隊全身心投入,總結出『調解四法』,有案必調。2022年,嘉蔭法庭訴前調解受案216件,調解成功215件,進入訴訟1件也在訴中調成,調解成功率達100%,是綏北法院與北大荒集團綏化分公司聯合打造的首個『無訟農場』。
采訪時,北大荒集團綏化分公司黨委書記鹿文革說:『我們把矛盾糾紛調處站開在農場「家門口」,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預防矛盾激化,企業能夠輕裝上陣,集中精力搞經營,墾區和諧穩定、職工安居樂業。』
『3+N』模式
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化解』
綏北法院創新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打破地域壁壘,把便捷的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2021年,該院聯合北大荒集團綏化、北安和哈爾濱分公司,在3個分公司設立了3個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在11個農場法庭設立11個矛調站;在沒有派出法庭農牧場設立了24個矛調室;在轄區全部農牧場布設『一公裡便民雲法庭』『一公裡便民雲調解室』,當事人憑借手機即可參與調解,使轄區企業和群眾解決矛盾糾紛『足不出戶』『人不離場』;牽頭成立龍江墾區首個調解協會,即『綏化市北大荒調解協會』,將各調解機構凝聚在一起,暢通各調解組織的工作交流渠道,管理統籌了轄區調解資源。
選人、設崗、布點、織網,具有墾區特色的『3+N』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建立起來,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向『多元化解』轉變。
2021年至2023年2月,綏北法院訴前調解受案4572件,調解成功4073件,成功率89%,在全部5800件民事糾紛中,70%以上在訴前得到化解。
在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評估中,綏北法院連續兩年排名全國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