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平安龍江  >  法眼視界  >  以案說法
搜 索
騙子連9歲的孩子都不放過!
2023-04-18 08:41:11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手機已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甚至很多中小學生

  也成為了手機網民

  然而網絡世界

  復雜多變、魚龍混雜

  中小學生在網絡世界中

  往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這一點

  專門通過網絡

  坑騙中小學生的錢財

  寶泉嶺人民法院

  就審理了一起

  涉未成年人的電信詐騙案件

  被告人閆某(17歲)與被害人李某(9歲)通過QQ互加好友後,閆某謊稱自己為某公安局民警,騙取李某信任,李某信以為真。通過聊天,閆某得知李某看到過母親付款時的密碼,便通過虛構刷單賺錢、充值返錢,讓李某使用其母親的手機向閆某指定的某APP鏈接以每筆人民幣998元進行充值。李某認為閆某身份可信,刷單利潤也高,便依照閆某指示進行充值。

  李某向閆某指定的兩個微信賬號發送20筆200元的微信紅包後,又按照閆某的要求,向某APP鏈接以每筆998元進行充值18筆。

  閆某共詐騙李某21964元。隨後,閆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案發後,閆某主動退賠被害人22000元。

  寶泉嶺法院依法審理後認為,被告人閆某已滿16周歲,依法需承擔刑事責任,但考慮到閆某系未成年人,且在案發後退賠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應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判處閆某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庭審後,法院組織檢察機關、被告人及其家長開展了一次圓桌談話。通過談話,被告人表示其深刻地認識到了法律是行為底線,今後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遵紀守法,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家長也表示,要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

 

  廣大家長平時要向孩子普及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段和防范知識,告訴孩子使用網絡社交賬號不要隨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要泄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以及相關密碼、驗證碼等信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陌生人轉賬。學生遇到這方面的問題,應及時向家長、老師報告、求助。

  此外,家長也要妥善保管好賬戶支付密碼等關鍵信息,在孩子使用完手機後,要仔細檢查手機綁定的相關賬號是否有異常情況,若發現被騙應盡快尋求法律的保護。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