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助於調動社會組織和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社會治理成果。泰來縣把基層社會治理、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工作重點,在平安維穩、風險隱患防控一線持續發力,組成『專業+志願』、『專業+機動』、『專業+日常』模式開展工作,夯實平安泰來基層底座,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基層社會治理,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專業+志願,志願服務不打烊
政法委組織法學會、司法局、法律診所及『紅袖標』群防群治人員,身穿紅色馬甲的他們人人爭當『宣傳員』『講解員』,以優質的志願服務為普法基層行活動增色添彩。采取快板說『反詐』、邀請律師以案釋法等方式進行普法宣傳,走進校園、進企業、進軍營、進集市開展『法治體檢』,發放宣傳資料,集中宣傳人民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助力企業排懮解難、降低企業涉訴維權成本的優勢作用。與企業負責人、職工代表進行溝通交流,並對目前企業常見的勞動用工風險、社保繳納等熱點話題逐一進行了分析,把普法用法意識送到群眾身邊。
專業+機動,『三官一律』多元服務
制定『三官一律』進網格服務管理實施方案,分類劃定職責清單,明崗定責,選派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分組掛點重點鄉鎮村屯,開展法治建設指導和法律宣傳諮詢,合力攻堅基層矛盾糾紛。建立『三官一律』與村乾部、社區乾部、網格員『常態化聯絡』工作制度,抓早抓小矛盾隱患,實現社區、村屯、鄉鎮、企業、居民等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發生。發揮『專職+專業』工作模式,《民法典》宣傳月,向農民朋友講解真假種子、化肥鑒別方法;法治進校園中,為學生准備了情景劇、小品、游戲,邀請心理諮詢師現場開展社會情感技能訓練。再結合傳統的發放宣傳單、法治小課堂等形式,鞏固了網格內的普法陣地建設。泰來法院法官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減輕當事人訴累,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
專業+日常,小切口釋放『大能量』
社會治理需要搭建陣地,激發治理新路徑。泰來鎮將社區乾部、網格員、『三官一律』工作者、社區物業、環衛等工作人員拉進網格釘釘群,調度中心由一名工作人員負責接線的新型治理模式。隨時調度網格員的工作狀態,服務情況以及了解群眾對網格員服務的滿意度;網格員在網格內解決不了問題可以連線社區調度中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對網格內群眾關心事、矛盾糾紛尖銳事化解在基層,推動『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大興鎮圍繞『四所一庭一中心』建設開展矛盾隱患排查,政法委員牽頭,到全鎮9個村1個街道進行各領域風險排查,村警、片警、志願者加強巡邏,加強矛盾風險隱患排查,建立臺賬,政法委員組織『四所一庭一中心』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風險,拿出具體化解矛盾意見,分析突破口,最終分析研判,做出化解矛盾最終意見,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社會穩定。湯池鎮以『五治融合』打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新亮點,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化解矛盾糾紛42起,為轄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