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指紋,大小不到2平方厘米,卻是開啟破案之門的鑰匙。我們來認識一位靠著指紋比對屢破奇案的民警,他就是有著『龍江刑技大工匠』之稱的安岩松。

在黑河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檢驗區內,安岩松正帶領民警參加《全省未破案件現場指紋查詢比對競賽》。指紋比對能夠為突發案件提供線索,也能成為積案在訴訟階段的有力證據。這些極其相近卻又不同的指紋就如同一座座迷宮,每次比對都像在『找茬』。
黑河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警務技術三級主任安岩松:『看一個小時,眼睛就有腫脹疼的感覺。有時候我就滴點眼藥水緩解一下,前兩天陪女兒去配眼鏡,我也順便查了下視力,我的眼鏡度數又漲了一百多度。』

自從4月份會戰開始後,安岩松所在支隊已經成功比對200多條線索,在全省名列前茅。
安岩松能一戰成名,要追溯到2018年省公安廳組織的一次命案積案指紋會戰。某地發生一起殺人案,當年留下的破案線索只有一枚殘缺模糊的指紋。30年來,有數十名刑事技術民警輪番上陣比對過,卻始終沒能鎖定嫌疑人,熬了三天兩夜的安岩松根據自己的推演驗證,給出了結論。
黑河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警務技術三級主任安岩松:『反復標注,反復比對,最後有一個姓孟的嫌疑人進入了我的視線,因為有一個明顯的差異,解決不了差異我就不敢說比中了指紋,最後我反復研究,認為這個差異應該是由於圖像處理產生了假特征造成的。』

被抓捕歸案的孟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從此,安岩松的名字被傳開。在長達25年的刑事技術工作中,他參與勘查各類案件現場1000多起,在數十起重特大案件的偵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出具各類案件檢驗鑒定書600多份,無一差錯。在他的辦公桌上,常年放著抗排異藥物,12年前,因患尿毒癥做了腎移植手術的安岩松,如今依然堅守在刑偵一線。
黑河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警務技術三級主任安岩松:『案件不破,我們不撤。我會在這個崗位上奮勇爭先,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帶出一批青年骨乾,把我的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