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黑龍江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至2024年全省法院涉農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發布典型案例。黑龍江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馬國介紹主要工作情況,黑龍江高院民三庭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
2020至2024年,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涉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117件。其中,侵害商標權糾紛、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件佔比48.86%,植物新品種糾紛佔比34.19%,專利權糾紛佔比10.26%,不正當競爭糾紛等其他類型佔比6.69%。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由2020年的3件增長至2024年的16件,增幅達433.33%。在已審結的涉農知識產權案件中,案件調撤率達41.38%。
黑龍江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馬國介紹主要工作情況
近年來,全省法院狠抓提質增效,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連續多年將加強農業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列為全省法院重點工作任務,不斷強化司法舉措,嚴厲打擊侵犯涉農知識產權行為,加強訴訟輔導、風險告知、實行類案示范裁判,在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負責人馬文靜通報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副庭長孫儒婕回答記者提問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副庭長徐明珠回答記者提問
為積極融入涉農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全省法院延伸司法職能,建立健全涉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銜接機制,與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檢察院等7家單位聯合印發《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動實施方案》,積極協同相關部門共同打擊種業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與省農業農村廳會簽種業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推動全省行政執法與司法裁判有機銜接;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和市場監管的指導意見》,全面規范五常大米生產經營,保護五常大米『金字招牌』的品牌信譽。
黑龍江高院宣傳信息處二級調研員張薇主持新聞發布會
全省法院注重與高校、科研院所溝通協作,促進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享專家庫,聘請大學專家學者作為技術調查官,提昇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事實查明准確性;與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黑龍江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論壇,不斷提昇涉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論水平;在東北林業大學建立『知識產權研究與實踐基地』,連續兩年公開開庭審理涉農知識產權案件,並與部分師生、專家學者就院校共建理論調研與實踐問題、涉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等問題開展交流研討。同時,強化司法引導,依托『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充分運用新聞發布會、典型案例等多種宣傳方式,推動形成維護農業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增強全社會對涉農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下一步,黑龍江法院將切實肩負起做好新時期涉農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政治責任、審判責任和社會責任,以高質量涉農知識產權審判助力龍江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
答記者問
中新社提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下一步黑龍江法院將會采取哪些重點舉措,助力龍江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負責人馬文靜
一是持續提昇審判質效,加大對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全面運用行為保全、證據保全等臨時措施制度,積極推進律師調查令等新型調查取證方式,進一步降低權利人維權難度,提高司法救濟及時性和便利性。嚴格執行侵權損害賠償制度,保障權利人獲得充分賠償,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堅決遏制源頭侵權行為。對涉農業犯罪堅持從嚴懲處,持續加大財產刑適用和執行力度,嚴格適用緩免刑,始終保持打擊整治高壓態勢。二是加強精准調研指導,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保護模式。依托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的地域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司法需求調研,指導各級法院結合地方實際確定農業保護側重點,探索龍江特色司法保護模式。通過下發典型案例、組織培訓、召開專項研討會議、向先進地區法院學習等形式,進一步提高涉農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能力和水平,傾力護航農業發展。三是完善執法司法協作機制,加大訴調對接及普法宣傳力度。與行政主管部門協同配合,合力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帶動農業行政執法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農業技術部門參與多元化解工作。用足用好司法建議、新聞發布、典型案例等有效手段,促進行業規范,形成法治震懾,為促進農業科技創新、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堅實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人民網提問

種子是現代化農業的基石,請介紹下全省法院貫徹實施《種子法》的相關情況。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副庭長孫儒婕
現行《種子法》於2022年3月1日施行,新修訂的《種子法》,一方面將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提昇到與工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同一水平、同一力度,另一方面更好推廣農業知識產權的理念,是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發展史上重大標志性事件。圍繞貫徹實施《種子法》,黑龍江法院重點在三方面發力。一是依法加強種業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工作。正確把握和准確適用《種子法》《關於審理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乾規定(二)》有關的侵權行為懲罰性賠償的規定,在法定幅度內從重判處,嚴厲打擊涉種子的侵權行為,形成對惡性侵權行為的強力震懾,保持對農資制假、售假的高壓態勢,營造不敢侵權、不願侵權的法治環境。二是加強對下指導,提昇涉種業案件審判質效。省法院把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納入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大局,統籌推進,指導全省各級法院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和特色優勢,通過司法保護助力種業全產業鏈發展。結合知識產權『三合一』改革實際,積極開展業務培訓,進一步提昇知識產權法官審理涉種業案件業務能力。三是努力營造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環境。充分利用『兩微』互聯網平臺,高效便捷地宣傳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常識,發布新種子法普法文章,從『實質性派生品種』介紹種子法修改的亮點問題,向省農科院、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介紹《種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期提昇全社會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參與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優化種業自主創新法治環境,並在省農資打假聯席會議上介紹經驗。加強北大荒產業集群保護,深入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普法宣傳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黑龍江日報提問

地理標志作為知識產權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推進鄉村振興中具有重要意義,請介紹下全省法院在保護地理標志方面所采取的舉措?
黑龍江高院民三庭副庭長徐明珠
地理標志保護作為與國際接軌的一項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推進質量品牌建設的有力手段,也是提昇地方特色優勢產品知名度的重要途徑,全省法院立足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大膽創新,不斷提昇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力度。省法院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合作,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和市場監管的指導意見》,全面規范五常大米生產經營,嚴厲打擊摻混、違法添加、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保護五常大米『金字招牌』的品牌信譽。南崗區法院成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工作室』,聯合高校、行政機關,定期召開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聯席會議,總結做法成效,探討研究問題困難,提昇協同保護效能。齊齊哈爾中院印發《關於加強齊齊哈爾市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明確地理標志的范圍、合理使用的界限以及證據調取等相關權利。海倫法院制發《海倫大豆地理標志保護的實施意見》,指導完善海倫大豆產品標志體系,並掛牌成立全省首家農業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基地。地理標志是與『三農』關系最密切的知識產權,下一步,黑龍江法院將繼續立足審判職能,不斷探索、大膽實踐,力爭做到保護一個『標』,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讓黑龍江特色產品在司法保護下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