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堅持省法院『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明顯提昇,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線法官的默默奉獻與無私付出。
『法官手記』專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法官講述辦案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去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請看第八期
《如我在訴,一次司法調解的溫情之旅》

以『如我在訴』的為民情懷,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運用到民事調解中,融合『情、理、法』,竭盡全力為民排懮解難,努力找到案件審判『最優解』,用有溫度、有良知、有力量的司法結果,踐行『小案辦出大民生』的司法追求。
馬明和王海(均為化名,下同)是鄰裡屯親,二人今年都已經60歲了。馬明在村裡經營一家食雜店,周邊村民農閑時經常聚集在店裡打牌娛樂,王海時常去旁觀湊熱鬧。2024年2月,王海酒後來到食雜店因一點瑣事,竟和馬明扭打在一起,王海左側肋骨多根肋骨骨折、脾破裂,經公安局刑事技術大隊鑒定為重傷二級。案件從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起,直到法院審判前,民事賠償部分始終沒達成調解。最終,年過六旬的發小二人鬧上了法庭,調解的重任落到了我的身上。
情同此心『把准脈』
『就案辦案,程序上結了案,可對於當事人及其家庭影響是巨大的,到頭來可能不會實現案結事了的目的』。我在與法官助理任廣東整理案件時了解到,盡管該案是一起普通的刑事附帶民事故意傷害案,但案件中雙方當事人情況極其特殊,二人是親戚關系還是多年的鄰居,馬明又患有重大疾病,依靠低保維持生活。『一判了之,兩家人是否會就此結下梁子,引發更大糾紛?』『兩家人祖輩好幾代都在這個村子生活,因為這件事情是否在村裡生活不下去了?』『兩家的子女以後該如何相處呢?』……一系列問題,縈繞在我的心頭。
好心調解『陷僵局』
『如果被告人馬明能取得被害人王海的諒解,使矛盾得以解決,那麼法院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輕處罰,既照顧了馬明身體情況,又能使破裂的鄰裡親情修復』。如何實現這個結果,只有調解!
鑒於這樣的情況,我沒有立即組織雙方見面,而是先打好『提前量』,來到當事人所在村實地走訪。通過與當地村民、派出所民警溝通,了解馬明的家庭收入情況、親屬關系,這些情況為做好調解工作奠定了基礎。
2024年6月5日,我在法院調解室接待了雙方當事人,聽取了他們的真實訴求。由於傷害事件剛剛發生不久,雙方矛盾非常尖銳,加之王海傷情還在恢復期間,心理訴求較高,向馬明提出了31.7萬元賠償金的要求。一次性拿出31.7萬元,對於馬明這個僅依靠低保維持生活的人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第一輪調解,宣告失敗。
上門問診『治心病』
『畢竟是兩個家庭的大事,咱們再深入了解下情況』。面對雙方劍拔弩張的情況,法官助理任廣東說。『對!一定要多了解當事人在消氣後的真實想法,讓雙方多考慮一下對方的現實情況,咱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接下來我們多次往返醫院、拘留所,了解到馬明小時候因患風濕腦膜炎導致一條腿終身殘疾,平時一人獨居。王海年輕時被炸藥炸傷,因傷勢嚴重失去了左手,家裡經濟條件也不是特別好。二人自幼一起長大,又有著同樣的殘疾身體狀況,所以感情很好。鑒於這種情況,我們試著從二人感情入手,找到雙方調解的回旋餘地。
我找到王海對他說:『馬明很後悔自己衝動動了手,你倆都是好幾十年的感情了,你想想,在這個屯子裡,誰和你關系最親近?誰最能理解你的遭遇?不能因為意外衝動的事情做出錯誤的決定啊!』王海沈默了,許久他說:『看到馬明蹲監獄我心裡也難受啊!』
趁熱打鐵,我經過申請,在看守所內讓王海與馬明見了一面。王海看見馬明在看守所內的幾日裡老了、憔悴了好多,心裡很不是滋味。馬明看見王海打著紗布繃帶的傷處心裡也很是自責,雙方都意識到了這件事情已經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如果固執下去將是得不償失。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和推心置腹地說事實、擺道理、講法律後,王海心理預期大幅降低,將賠償金額降至5萬元。
不懈努力『見曙光』
王海降低賠償要求後,我又安排馬明與其侄子馬新通了電話,馬新當即表示找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起籌錢幫助叔叔。案件到此,一起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實現案結事了、事心雙解。雖然過程有點曲折,但看到雙方臉上如釋重負的笑容,我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2024年6月20日,法院的判決塵埃落定,判處馬明緩刑。馬明表示日後會好好經營食雜店,早日還上侄子和親友籌的錢。為表達對我與任廣東的感激之情,馬明送來了錦旗『包公在世案例明,兩袖清風體民情』。
將心比心地感受當事人的內心需求,通過共情共鳴解決法律上的問題,讓我找到了該起案件的最佳處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也讓我對『如我在訴』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法律條文是冰冷的,但法官的心應該是火熱的!』法官在處理每一個案件時,都要像處理自己的事情一樣用心,用心去理解當事人的訴求,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體現出司法的溫度和力度,增強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構建更加公正、和諧、穩定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