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興農鎮原建國鄉的十餘個村屯,提起民警麼鳳儉,那可是家喻戶曉。老鄉們都說,因為有老麼在,大家都覺得平安、踏實。
遠近聞名的『麼鳳儉警務室』
提到麼鳳儉警務室,在鄉裡人盡皆知。從警以來,麼鳳儉堅守從警初心,在建國鄉派出所一乾就是二十多年。每當他身邊有人問他,『老麼,你有那麼多機會調到更好的工作崗位,甚至提職當派出所長,你為什麼不去?』他總是笑笑說:『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能為鄉親們多做點好事兒、實事兒是我對他們最好的報答,鄉親們能夠認可我、支持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2004年拜泉縣建國鄉派出所與興農鎮派出所合並,2006年在原建國鄉所在地成立警務室,麼鳳儉主動請纓,要求留下開展警務室工作。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08年拜泉縣公安局黨委把警務室改名為『麼鳳儉警務室』。

老鄉們信任麼鳳儉、擁戴麼鳳儉,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喜歡找老麼嘮嘮,聽聽他的意見,而老麼也把鄉親們當做家人,村民有事請他幫忙,只要是力所能及、不違背原則的,他都樂意辦好。麼鳳儉的真誠與付出得到了村民們的一直擁戴,鄉裡鄉外大事小情都躲不過他的耳朵,這一切也為警務室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警務室建立的10餘年間,麼鳳儉先後協助偵破殺人案件3起,破獲盜竊案件30餘起,查處治安案件310餘起,調解民間糾紛近千起。
『小陣地』也要有『大作為』
『別看警務室小,但它跟群眾走得最近。一旦有情況發生,群眾能直接給咱提供線索。』麼鳳儉說。2011年2月16日晚,春光村村民陳某將鄰近村居民董某用刀刺死。按照拜泉縣公安局專案指揮部的指令,麼鳳儉於當天晚上連夜召開治安積極分子會議研究調查摸排工作,隨後又深入到轄區26家單位,向業主通報案件情況及嫌疑人體貌特征、著裝特點。2011年2月17日上午9時30分,麼鳳儉獲得一業主提供的重要信息,一體貌特征與犯罪嫌疑人極為相似的男子在超市買了一雙鞋和一些食品,後又乘出租車去了依安縣。線索被迅速反饋到專案指揮部, 11時,逃亡了18個小時的犯罪嫌疑人陳某,在從依安縣去往訥河市的出租車上被警方抓獲。

金杯銀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警務室建立之後,我們這一片兒打仗搗蛋的可少多了!』建國中學的校領導這樣評價到。建國中學離警務室50米遠,麼風儉經常去學校搞防范宣傳,校裡的師生對他更是熟悉不過。他講安全、送安全,帶領師生搞防范,校園周邊治安秩序有了明顯好轉,贏得了校訪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不僅如此,麼風儉還以警務室為依托,利用每周五村裡趕集時間,對集市進行治安管理和巡邏,同時還手把手、面對面地向群眾講解安全防范常識。集市上盜竊、扒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情況得到了遏制,治安秩序大為好轉。
扶貧路上的新『先鋒』
2017年11月,麼鳳儉被任命為拜泉縣興農鎮建國村駐村第一書記,他致力於駐在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心系貧困村民,將改善民生為己任,腳踏實地發揮作用,得到了鄉黨委、村兩委和群眾的認可。
開展駐村工作一年多,他堅持『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為百姓辦事』的工作方法,走村串戶與群眾座談交流,一次次走訪,一次次通話,在全面了解全村的產業發展現狀、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等情況後,再與群眾共同探討脫貧致富的路子。鼓勵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就是這份真誠使他贏得了貧困戶的信任,為他在村裡順利開展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麼鳳儉深知『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的道理。要想讓村黨組織『活』起來,必須狠抓黨建工作,只有擁有一個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纔能激發黨員的責任感,真正讓村黨組織這個『引擎』煥發活力。為此,他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從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入手,不斷加強該村基層組織建設。定期組織全體黨員開展『說說心裡話』活動,讓黨員把壓在心裡的話說出來,並針對黨員提出的意見一一回復。同時組織全體黨員開展學習黨章黨規等重要內容,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以促進溝通,增強團結,找准問題,形成共識。他還主動聯系鄉衛生院建立義診隊伍,不定期地免費對全村貧困戶進行健康體檢、義務診療,讓貧困戶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
麼鳳儉平時話不多,經常揣個小本在上面寫寫劃劃,本子上記滿了村民們的問題。已辦結的、正在辦理的、有難處的,都一一作了標記。他說:『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為村民們多做些實事。』現如今,麼鳳儉用一名普通黨員的實際行動,紮紮實實地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平凡中堅守,始終朝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奮斗將理想變為現實!

27年的基層派出所工作,麼鳳儉用他紮根基層、服務百姓的初心,始終堅守著對一方百姓的承諾。先後榮獲市、縣先進個人7次,縣勞動模范2次,個人三等功1次,曾被評委『全市十大最辛苦的社區民警』。2017年1月被評為齊齊哈爾市『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同年5月19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榮譽稱號。2017年1月榮全市首屆『十大我最喜愛人民警察』榮譽稱號。(於義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