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龍江網訊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一些起訴到法院的訴訟糾紛,爭議的焦點往往集中在涉及案件證據的司法鑒定上。司法鑒定目的是為各類案件證據的補充提供有效的救濟途徑和獨立可信的判斷標准。

黑河市兩級人民法院結合司法技術工作特點,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嘗試將調解優先理念和對外委托司法鑒定工作有機結合,打破以往司法鑒定工作審查立案、選擇機構、委托鑒定這一傳統工作模式,轉變為了解案情、明法釋理、審查立案、開展調解、選擇機構、委托鑒定、溝通協調等步驟。在司法鑒定過程中與審判法官聯動,實行全流程調解。今年以來,共受理各類司法鑒定案件220件,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和解及撤銷鑒定申請23件,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孫吳縣申請鑒定人郭某受僱於該縣某牧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在使用由被告提供的打包機打稻草包時致其受傷,申請傷殘等級、醫療終結時間、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營養期限等進行鑒定,司法技術人員結合該案委托的具體內容、申請人受傷情況,講解專業的法醫鑒定標准,與雙方當事人逐條對照,根據雙方爭議的焦點找准平衡雙方利益的最佳方案,申請人自願撤回了申請,雙方達成了賠償協議,案件以調解方式結案,為雙方當事人節省了鑒定費、交通費、食宿費等不必要支出,同時也縮短了辦案時間。
愛輝區法院在對一起借款合同簽名的筆跡鑒定時,司法技術人員抓住當事人明知道簽名真偽的心理,把案件的鑒定程序、鑒定費用、實際支出等給當事人詳細講明,告知鑒定成本和鑒定後的不利後果等利害關系,從而使當事人撤回了申請,為整個訴訟案件調解打下了良好基礎,案件得以調解結案。

像這樣的案例,黑河市兩級法院遇到了很多。案件進入司法鑒定階段後,司法技術人員不只把視線停留在司法技術層面,還運用司法技術優勢向雙方當事人講解司法鑒定相關法律規定和有關科學技術知識,對鑒定程序、鑒定風險、訴訟成本、可能給雙方帶來的後果,從而讓當事人對司法鑒定有全面、科學的了解,適時引導糾正當事人的模糊認識、調整心理預期,本著合情合理、互諒互讓的態度,理性選擇調解方式,促成當事人自願達成和解,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縮短審判時限。
在審判工作實踐中,單純的訴中司法鑒定已經不能滿足當事人對司法效率的需求,將司法鑒定前置、建立訴前司法鑒定機制勢在必行。在立案登記階段告知當事人可以自主選擇是否申請訴前鑒定,通過訴前鑒定,降低訴訟風險及訴訟成本,案件審理周期也明顯縮短。
目前,黑河市兩級法院的訴前鑒定工作已全面開展,為訴源治理、快速有效化解糾紛,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