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最高法司法解釋:明確遲延履行債務利息計算方法
2009年05月18日 09:24:09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最高人民法院5月17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對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予以明確。該司法解釋自5月18日起施行。

  據了解,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被執行人逾期履行應如何計算雙倍債務利息?司法實踐中,不同地區的法院,甚至一個法院不同的執行法官對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理解不同,往往造成同類執行案件處理結果相去甚遠。

  為此,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時,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准利率計算。執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的,應當根據並原則按比例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與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在執行和解中對清償順序另有約定的除外。

  此外,司法解釋還進一步明確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具體計算方法:(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准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記者袁定波)

作者: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編輯: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