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事實仍待追問和調查
此外,該網友在郵件中還提到,這個考察團6人11天共花費人民幣48萬餘元,人均花費8.2萬元,這無疑大大超過了2008年江西新餘和浙江溫州兩團的人均花費水平,江西新餘團11人13天花費人民幣35萬元,浙江溫州團23人21天花費人民幣65萬元,兩團人均都在3萬元上下。
這份材料遭到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一位網友質問:『一份添油加醋的請示,一篇弄虛作假的考察報告,就是我們少數領導乾部公款旅游所需要做的全部,再加上旅行社的大力配合和領導的大筆一揮,出國旅游對某些人來說實在太簡單了!我們不禁要問,對於這種打著考察的幌子公款旅游的行為,到底應該定性為變相福利?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腐敗!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和我們的政府重新思考的命題。』
有網友根據發文單位及沒有完全遮蔽的人名認定,這個被曝光的單位為廣州海事法院。
還有網友發現,廣州海事法院一位副院長2005年3月28日至4月11日之間曾帶團赴南非等國考察,而考察報告與這次的考察報告有異曲同工之妙,即大部分都是地理知識的堆積。在那次報告中,備受詬病的是第二部分第三點,『當一名中國人是自豪的』,聲稱『考察團3國之行不僅順利,而且得到外國人民的尊重……所到之處,我們不時可以聽到異國口音「你好!」這一熱情友好的問候』。由此,『走出國門,當一名中國人是自豪的。』
但迄今為止,這些都沒有得到該法院的回應。
6月9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廣州海事法院政治處,一位女士接聽了電話,她說:『這個事情我們不是很清楚。』
在記者的追問下,她放下了電話,幾分鍾後,她回復說:『我請示過,這個事我們也是一個很正常的公務活動……』旋即掛斷了電話。
上述接受采訪的廣州海事法院監察室人士則表示,他們正在調查了解過程中。
他表示,這些調查了解有統一的安排,前期的工作是由有關部門做的,他們並沒有接手。他強調,這次出訪團的行程是有報告的,而報告是經過審批的。
他表示,廣州海事法院將適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