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師賣作弊器材獲利80萬
吉林松原,一個古老的東北小城,卻因為高考,以一種非常規的狀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因為此前有幾家媒體披露了松原高考舞弊的情況,今年高考,松原非常重視,成立了由教育、公安、電信等18個部門組成的高考委員會,主任是主管副市長,嚴抓高考舞弊。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實地采訪發現,嚴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絕。
6月7日、8日,松原市扶餘縣,記者看到,開考之後,一些家長就在『堅決打擊高考舞弊行為』一類的橫幅下席地而坐,吐著瓜子皮兒,高談闊論中冒出的往往是『抄』、『儀器』、『買場』等字眼。每場考試過後,都能聽到有學生或喜悅或懊喪地談論,剛纔抄了多少或哪個沒有抄上。
一位父親概括:『現在這學生,啥招都使,只要能考上就光榮。』
高考前後,一則不大不小的丑聞在扶餘傳開:扶餘縣第一中學兩名教師因出售作弊器材而被抓捕。
扶餘僅有一中和三中兩所高中,一中為省重點中學,規模較大。
6月6日晚是高考前夜,扶餘一中一位工作人員站在校門口的石獅旁說,本校兩名老師剛被抓了。他說:『高三的老師,組織學生買儀器,收人家錢。好好地教學,不少掙!那倆錢兒那麼好花呢?』
為了第二天的大考,這位工作人員忙著清理門上貼的小廣告,內容多數是附近的住戶或旅店招攬考生、家長,其中也有作弊團伙的廣告。他說,相同位置出現過不少賣儀器的廣告。
『儀器』就是高考作弊器材。有的像塊橡皮,有的看起來是手表,都能顯示場外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的答案。有的無線耳機則像個小紅豆粒。用扶餘一中幾名高二學生的話來說:『現在啥時代了,全是高科技!』
在一個考點,記者見到一道橫幅,警示考生,只允許佩戴指針式的手表入場。
松原市公安局的李警官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展示了警方收繳的微型耳機和發射裝置。微型耳機直徑只有幾毫米。有一種微型口腔骨傳導耳機,不用耳朵,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聲音。接收器收到對講機或車載電臺發射的無線電語音信號,骨傳導耳機收到後,使用者通過口腔中骨骼感知聲音,不會被人察覺。
這些作弊器材的電波能傳到二三百米左右,發射裝置與考場之間不能超過這個距離,在此范圍內的旅店、居民樓都可能成為作弊團伙的藏身之所。
本報記者從不同渠道獲悉,通過出售作弊器材,涉案的扶餘一中教師幾天內就獲利8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