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中央分析當前社會治安形勢 相應作出新的部署
2009年06月10日 16:23:28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5月18日,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不久前在京召開。此前,人們注意到,胡錦濤總書記於今年2月主持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綜治委的工作匯報並作出了重要指示。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央綜治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的若乾意見》。一系列舉措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視。

  《瞭望》新聞周刊了解到,近期中央在總結近幾年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成績的同時,分析了當前嚴峻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並相應作出新的部署。

  社會治安綜治體系在完善

  來自高層的信息顯示,以平安建設為載體,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為著力點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保障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保持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確保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等重大活動的成功舉辦,確保了抗擊特大自然災害斗爭的重大勝利,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本刊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在多個方面不斷完善:

  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力度明顯加大。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的要求,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擺上了重要日程,層層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研究解決平安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紮實開展縣(市、區)委書記『大接訪』活動。

  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主動性明顯增強。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矛盾也出現了很多新特點,成因越來越復雜,調處難度越來越大,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各自為政的局面已經力所難及。只有把三者結合起來,協調聯動,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調解工作的作用。

  近幾年來,許多地區和部門堅持主動抓、抓源頭,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創新發展了新時期的『楓橋經驗』,總結推廣了『大調解』工作做法,基本形成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位一體』的大調解工作格局。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委副主任、中央綜治辦主任陳冀平認為,許多鄉鎮、街道建立綜治工作中心或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對矛盾糾紛采取『一站式』受理、『一條龍』調處,有利於把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據統計,2005至2008年,全國共排查矛盾糾紛1691萬起,成功調處1598萬起,調處率達到94.5%,預防、減少了一大批『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

  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明顯提高。通過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地開展了打擊整治行動,完善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實,確保了刑事發案總體平穩,嚴重暴力犯罪和可防性案件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05至2008年,人民群眾安全感逐年上昇。

  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明顯改進。按照中央的要求,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重點已經從單純的管理,轉向從優化服務入手加強社會管理,各地區和各部門積極做好特殊群體的服務、救助和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和改進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加強和改進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興媒體的管理。

  多次政法綜治高層會議均明確強調了對『社會人』管理的新要求:以改善服務為重點。有關專家指出,要管理好『社會人』,首先要服務好『社會人』,從防范控制型管理轉向服務型管理。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明顯加強。近幾年,基層政法綜治單位建設、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基層綜治工作網絡和平臺進一步健全,人、財、物的投入也明顯加大,推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在基層的落實。

  深刻認識內外形勢的嚴峻復雜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我國社會大局繼續保持穩定,總的形勢是好的。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仍處於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時期。

  當今世界仍不太平,西方敵對勢力分化、西化我國的圖謀從未改變,並不斷炒作自由、民主、人權、民族、宗教等議題,利用各種機會搗亂破壞,利用我國人民內部矛盾制造社會對立,對我國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國際恐怖主義抬頭,已對我國構成現實威脅;我國周邊一些國家政局不穩,恐怖活動十分猖獗,恐怖事件頻繁發生。這些都對我國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經濟是基礎,經濟形勢與社會形勢是緊密相連的。在經濟發展面臨挑戰和危機的時候,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也隨之增多,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加劇。

  從社會發展階段看,我國目前正處在從溫飽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社會轉型時期。在這個階段,經濟結構、分配體系的調整,往往會引起社會關系變化和利益格局變動,導致社會矛盾多發,這也是各國發展歷史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特別是當前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各種矛盾很容易激化,從而誘發各種群體性事件。

  從社會心理角度看,在開放、多元、動態的社會環境和信息化條件下,社會矛盾和問題很容易交織擴散。經濟形勢的變化必然影響社會心態。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民對未來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預期,社會心態比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難和問題也大都能夠理性對待;經濟形勢嚴峻時,社會心態比較敏感、脆弱,一些人因下崗失業、生活困難、資產縮水等原因,產生悲觀失望和不滿情緒,遇事容易采取過激行為。

  綜觀之,經濟方面的不穩定因素與政治方面、社會方面的不穩定因素相互影響,短期問題與長期積累的問題相互疊加,國內不穩定因素與國際反華勢力相互交織,這是當前需面對的實際情況和嚴峻考驗。

  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下崗職工、失業農民工有所增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有所增大,勞資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等新矛盾不斷產生,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涉法涉訴等老問題有所凸顯,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引發不穩定事件;一些地方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增多,搶劫、搶奪、盜竊等侵財犯罪上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傳銷、集資詐騙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時有發生,社會治安出現不少新情況。在新形勢下,人民群眾期盼更平安的社會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

  為此,中央指出,社會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逐步確立起來的重要方針,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證。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部署

  根據中央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正在積極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完善和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

  《瞭望》新聞周刊了解到,下一階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著力點將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這是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政府將統籌抓好發展這一硬道理與穩定這一硬任務,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推進。通過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體系,把黨政領導乾部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納入政績考核。

  其次,充分發揮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的優勢,不斷增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合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特色,集中體現在各部門、各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整體聯動。今後一段時間,形成工作合力的著力點將放在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上,切實提高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矛盾糾紛聯合化解、重點工作聯勤聯動、突出問題聯合治理、基層平安聯合創建的水平。

  再有,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手段、方法的整體優勢,切實提高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關鍵是運用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把打擊與防范、懲治與教育、管理與服務、當前與長遠、治標與治本更好地結合起來,努力形成各種手段和方法有機銜接、相輔相成的良好局面。

  在具體落實層面,其一,打擊是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當前,要求緊緊抓住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突出治安問題,迅速組織開展打擊、整治行動,堅決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壓下去。

  其二,善於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區別對待各類違法犯罪行為,講究執法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抗,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極因素。

  其三,繼續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以定紛止爭為目標,充分利用調解手段解決社會矛盾。

  其四,完善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

  還要求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網絡優勢,夯實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經過多年努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絡。當前的重點任務在於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強化基礎工作、完善工作機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

  在發揮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優勢上,要求努力形成人人共創共享平安的濃厚氛圍。下一階段,將以深入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為載體,以人民滿意為目標,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大程度地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平安創建活動的實際成效。同時,將總結推廣奧運安保成功經驗,積極探索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群防群治工作的新模式。

  陳冀平在談到總結推廣平安奧運經驗時指出,要大力推廣平安建設志願者這一群防群治新形式,明確其職責任務和權利義務,加強組織管理,加強教育培訓,確保行為規范、管理有序、運轉順暢、保障有力,努力探索建立平安建設志願者隊伍長效工作機制。

作者:陳澤偉    來源:瞭望網絡版  編輯: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