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貴州廣電大學
執照是一種解脫
據了解,貴州音像教材出版社成立之初,原名為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音像教材出版社,曾出版過如《中學生英語漸進》《普通話測試》《快樂幼教》等光盤。出版社也嘗試獨立制作音像制品,但都以資金不足而告終。趙學明說,多年來出版社從未完成過考核任務,更別談利潤了。2007年,出版社從學校內設編制中被取消一事,他這個當社長的竟渾然不知。
審計顯示,從2003年至今,該出版社共收入21.7萬元,支出10.7萬元,平均每月支出僅1000多元,基本處於經營停滯狀態。該出版社主辦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龔輝說,音像出版社是全校最小的處室單位,長期處於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邊緣地帶,原來六七名員工早就紛紛跳槽,後來『好像就剩下趙學明一個人了』。
『管也是空管。』『每年年初要簽訂一個責任狀,但具體責任狀上有什麼也搞不清楚。』『審光盤的內容,好像是新聞出版局的事情吧。』『這個事情你問誰,都是不知道。』『趙學明平常又不會主動匯報,就是年終述職吧。』『好像是給學校交過幾次錢,不知道是以什麼名義交的。』『學校沒能力管,早點撤銷算了。』……身為上級主辦單位的負責人,龔輝對於出版社的具體情況語焉不詳。而對於新聞出版總署明文規定主辦單位『有義務審核出版單位重要宣傳、選題計劃』『有職責對出版單位在出版內容等方面發生的嚴重錯誤承擔領導責任』,龔輝更是不甚了了。
『現在出了問題,被吊銷了執照,對學校來說也是一種解脫。』龔輝說。記者也看到,在貴州音像教材出版社報送貴州省新聞出版局的年審材料中,赫然蓋著主辦單位的公章,但所謂的主辦單位監管卻形同虛設。
-新聞出版總署
年審拿下違規違法出版社
『該音像出版社沒有通過年審。』貴州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劉援朝說,貴州音像教材出版社實際員工只有一人、沒有規范的財務制度、存在嚴重買賣版號的現象,在今年年審中已被『拿下』。近兩年,貴州省3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總數同比下降76%,市場邊緣化趨勢凸顯,其中,出版形式基本以合作出版為主。這次清繳整治低俗音像制品專項行動成果也表明,截至目前收繳的600萬張低俗光盤中,多數是以『合作出版』之名流入市場的。有業內人士批評,合作出版已是公開的秘密,面對猖獗的盜版和網絡衝擊,音像出版社無力還擊,而有實力的音像制作公司卻沒有『國字牌照』。
這就為一些不法分子創造了機會,他們以金錢為誘餌,利用全國近400家音像出版社大部分處於困頓局面,通過買賣版號、玩『假選題拿真批文』、狸貓換太子,使原本在地下窩點偷偷摸摸生產、銷售的『黃盤』大搖大擺地進入了正規市場、上了貨架,污染青少年成長環境。
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蔣建國接受采訪時說,對於違規違法出版社要加大整治力度,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