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電話詐騙慣用"五手法" 寧波市民半年被騙七百萬
2009年07月21日 08:21:24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7月19日,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發布緊急預警:近期冒充電信部門或公安機關人員以身份證信息被盜用等名實施詐騙的案件頻發。據悉,今年上半年以來該市發生電話騙財案件107起,涉案金額近700萬元。

  據介紹,7月4日上午8點半,家住寧波市海曙區的王先生接到一電話,對方自報為汕頭公安局民警,稱王先生身份證信息被人盜用,並以他名義開通一賬戶,惡意透支246萬,而且涉嫌洗錢。為證明王先生清白和保護存款安全,該『民警』鄭重要求他將其他賬戶的存款轉到『國家安全賬號』。

  王先生聽後十分著急,立馬跑到南苑街的一家銀行,『義無反顧』地將自己十餘萬存款轉到對方提供的所謂『國家安全賬戶』。

  寧波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像王先生這樣被電話騙走錢財案件,今年上半年該市有107起,涉案金額近700萬元,其中,案值20萬以上案件達5起,損失比去年增長近一倍。

  該市公安局針對以往發生的電話騙財案件,仔細研究,認真歸納,總結出騙子們慣用的『五手法』,並提醒市民嚴防不法分子設計的『六套』,切莫掉入陷阱。

  所謂『五手法』就是不法分子冒充電信、公檢法、國(地)稅部門工作人員,或親屬、朋友等五種偽裝身份行騙。市民見來電號碼均是相關部門對外公布號碼,信以為真,以致上當受騙。事實上,該來電號碼是騙子通過『任意改號』軟件處理得到,真實的主叫號碼並非來電顯示的號碼。

  『騙子行騙,都是許以小利或者言語恐嚇!』警方表示,不管用什麼辦法,騙子行騙最終是要把受害人騙到銀行,取出賬戶的錢,轉到對方提供的賬戶。為了讓市民洞穿不法分子的伎倆,公安機關還把行騙過程細化為結構嚴密、環環相扣的六個連環套,也就是『六套』。

  公安機關最後提示,任何時候都要做好個人資料的保密,不要輕易泄漏個人銀行帳號、密碼等,一旦發生此類案件要及時報警。

作者:張慧慧 沈文劍    來源:中新網  編輯:程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