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檢獲市值2300萬毒品 追緝國際毒販主腦
|
|

香港海關毒品調查課監督黃瑞祥(左)指,根據風險評估,關員發現3大疑點,終識破毒販奸計破案。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國際販毒集團從印度圖偷運196公斤市值2300萬元的『K仔』(氯胺酮)到香港,再轉往臺灣。幸虧香港機場空運站海關人員根據風險評估發現3大疑點,揭發該批混雜在3箱膠袋和雜貨內的『K仔』毒品,再追蹤到涉嫌貿易公司,拘捕1名男子,破獲機場歷來第二大宗『K仔』毒品案。
香港海關現正追緝國際毒販主腦下落。
消息稱,毒販利用香港空運貨量大,再加上以夜機空運抵港,誤以為關員不會搜查,遂將近200公斤『K仔』毒品混在砂糖內闖關。
案中被捕男子31歲,是大角嘴一間貿易公司職員,其為『K仔』毒品辦理轉口臺灣的清關手續時被捕,經調查後暫准保釋候查。香港海關也正透過臺灣及印度的國際刑警和緝毒部門,追查該批毒品的來龍去脈。
海關毒品調查課監督黃瑞祥表示,駐守赤臘角機場空運站的關員,在本月11日凌晨,對一批來自印度夜機的空運貨物進行風險評估,發現其中3箱報稱膠袋及雜貨的貨品有可疑;首先產地為印度,其次是報稱貨物重量與實質重量不符,第三是貨物上收貨地址的大角嘴街道英文名拼寫錯誤,遂扣起貨物作進一步調查。
黃稱,該課接報後不動聲息,暗中追查出有關貿易公司。至本月14日,關員再將該批可疑貨物送到超級1號貨運站照X光,發現貨物內有米和砂糖,但再經離子分析機分析,發現砂糖內混有懷疑『K仔』毒品,共重196公斤,市值2300萬元。
關員深入調查,得悉有關貿易公司的職員,正為該批貨辦理轉口臺灣的清關手續,待時機成熟,在21日凌晨時分掩至觀塘一個住宅單位拘捕該名31歲男子。
黃瑞祥指出,香港機場空運站非常繁忙,每日處理空運貨量達5.8萬宗,貨物重量達4000公噸,雖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海關不會放松,會對可疑貨物進行風險評估,因而破獲這次毒品案。他稱,去年11月在機場破獲307公斤『K仔』、10公斤冰等毒品,市值4100萬元,是歷來最大宗機場毒品案,而這次案件屬第二大宗。
作者: 來源:中新網— 編輯:程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