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南京擬出新交規封殺助力車 10萬市民出行受關注
2009年07月23日 15:42:02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家住南京城東的崔先生在新街口上班,因為每天擠公交經常耗費很多的時間和體力,於是就買了一輛助力車。開始時候,因為沒有牌照,經常繞路走,或者直接開上快車道逃過交警的檢查。盡管如此每月下來,崔先生總能被交警逮到2-3次,每次200元。後來,他一咬牙在黑市上花了7000元買了一塊二手車牌。7月21日,南京政府法制網上公布了《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此草案的出臺猶如一盆冷水潑在了崔先生的心裡,因為草案中提及將在南京逐步淘汰助力車,而像他這樣有助力車的人在南京有10多萬,而無牌車主佔60%以上。

  草案的第十六條規定指出:燃油助力車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汽缸工作容積不大於30ml。不符合國家標准的燃油助力車不得在本市生產、銷售。本市核發的燃油助力車牌證有效期限為6年,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計算,期滿後予以注銷。無牌無證以及懸掛非本市籍號牌的燃油助力車不得在本市道路上行駛。同時,草案還指出在道路上駕駛燃油助力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駕駛人必須年滿十六周歲,沒有妨礙安全駕駛的疾病及生理缺陷;(二)攜帶准駕證;(三)號牌應當固定安裝在車身前後明顯位置;(四)不得酒後駕駛;(五)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裡;(六)不得在禁鳴區域內鳴喇叭;(七)不得駕駛制動器失靈等安全設施不全的燃油助力車;(八)夜間行駛應當使用夜行燈;(九)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輪,後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

  綜合《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按照這個規定的標准,目前在南京大街上行駛的很多燃油助力車可能都超過了30ml的標准,包括已經取得號牌的部分車輛。此外,助力車牌照有效期明確為6年,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計算,期滿後予以注銷,這一規定或將會促使燃油助力車保有量逐步減少,直至徹底消失。

  燃油助力車改裝容易,有車主為了提供性能都會將氣缸提高超過30ml的出廠標准。記者采訪了幾個車主,他們的助力車都進行過改裝,有60ml,也有80ml,基本上都達到或者超過了輕型摩托車50ml的標准,給安全帶來隱患,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污染。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南京助力車大概超過10萬輛,其中有牌照不足十分之四。2008年初,南京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打擊無牌助力車運動,無牌助力車一下子成了過街老鼠。交警經常在交通路口設卡檢查,只要是無牌燃油助力車一般采取直接扣車的措施,一個月以後繳納200元和每天幾十元的停車費方可領回。如果該車進行過改裝,則直接沒收。在實際過程中,一般是在執法現場,直接繳納200元罰款後放行。在草案出臺之前,政府相關部門一直使用這種『簡單管理』的方式。實際過程中,南京助力車數量繼續攀昇,助力車牌照在黑市上價格被炒到8000元以上,而一輛普通助力車的價格只有4000多。

  近年來,南京的交通發展與城市擴張的速度並不一致,高房價導致居民離市中心也越來越遠,公交優先戰略實施緩慢。經濟方便快捷的助力車成為很多居民出行的首選方式。很多無牌市民情願繳納200元罰款還是要使用助力車。

  南京助力車發展其實帶有地方保護主義的一個『怪胎』,市民使用的助力車大多以南京本地金城集團生產的小天使為主。助力車的行業標准為氣缸50ml,而南京一開始就將南京的車輛定位為30ml。有市民就指出:政府一開始讓南京市民使用助力車就是為了擴大稅收、擴大就業。其後,南京誕生了助力車拍照。因為各種原因,牌照又停止發放。日前,政府又想通過即將實施的規定來『咽下』自己種出的『苦果』。據悉,南京金城集團小天使助力車還在繼續生產中。

  《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的出臺,無疑是針對南京10多萬助力車輛的一劑猛藥,但是10多萬助力車輛後面是10多萬個家庭,是10多萬個家庭的出行問題。於是草案的出臺,引起了各方市民的熱議。

  有市民認為政府禁止助力車的理由比較牽強,如污染大,造成交通堵塞,不安全等。實際上,助力車和南京日益增加的私家車的污染比較起來小得多。而在南京歷年的較大的交通事故中95%以上是由機動車駕駛員所造成的,助力車『馬路殺手』的罪名並不成立。也有市民指出南京早在96年就停發助力車牌照,黑市上價格超過8000,10年的空白期給助力車黑市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相關部門是否有『不作為』之嫌,現在纔整治是否有『殺肥』之嫌。10年中,助力車管理中引發了市民的質疑。如:交警部門通過不同方式罰款獲得了巨款,在上班高峰設卡檢查而阻礙交通,甚至引發警民肢體語言,導致助力車主強行駕上機動車道引發交通事故的事情經常發生。

  家住河西的車主劉先生表示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引導和管理助力車,他說: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嚴厲的措施來規定助力車的改造、出行的時間、路段。完全可以參照機動車輛的管理辦法啊,大可不必『一刀而切』。

  也有市民對草案中提及的助力車限速15公裡/時提出了疑問,自行車的車速有時候都能超過15公裡,電動自行車出廠最高速度是20公裡。限速出發點較好,但不能不考慮實際情況,況且執行起來的難度也比較大。

  市民孟先生得知南京出臺此草案後,第一時間聯系買主,想將自己的有牌助力車出手。7月22日,南京市場含牌二手車價在7000左右。7月23日上午,南京助力車市場已經無人收購車牌。孟先生尋找了40多家車行,最終以5000元的價格將自己助力車盤出。部分車行老板表示,草案出臺後,助力車市場基本上被毀掉了,牌照將一文不值!

  也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6年中,南京的無牌助力車可能會大幅度的激增,4000多元的一輛車用6年,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比較合算的!而交通警察上路設卡抓無牌助力車的行動和罰款行為將愈演愈烈,其連環效應可想而知。

  草案中,助力車的大限是6年。按照設想,在6年後,南京的道路上將沒有助力車。在過去的10年中,南京的助力車風風雨雨,6萬多輛無牌助力車生命力非常頑強。在未來的10年中,南京6萬多輛無牌助力車又將何去何從?

  6年也許給南京有許多時間去解決10多萬助力車主出行的問題,但是必將是個系統的工程,將隨南京城市整體的發展和進步同行。

  助力車6年的大限還比較遙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戚阜生    來源:中新網  編輯:程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