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22分報道,為戒除網癮,廣西南寧一名15歲少年被送進『訓練營』,十多個小時後卻突然死亡。到底是什麼樣的『訓練』讓少年意外死亡?網癮治療機構又存在著怎樣的問題?請聽中國之聲記者王嫻、劉發丁發來的報道:
孩子在戒網癮『訓練營』突然死亡8月2日凌晨,廣西南寧市吳圩鎮衛生院送來一個十五歲的男孩鄧某,到達醫院後不久就不治身亡。送他到醫院就醫的是『廣州勵志青少年成長輔導中心』的工作人員,鄧某當時就在這個中心舉辦的『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接受網癮戒除訓練。
在醫院的病歷記錄上,記者看到,患者凌晨三點鍾送到衛生院已經不能說話,三小時前發生嘔吐、大汗淋漓,呼之不應,雙眼上翻,時有四肢抽搐,當時未做任何處理,在院方采取人工呼吸、心髒按壓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後,鄧某於凌晨3點15分死亡。早晨7點10分,遠在桂林的鄧某的父親接到兒子突然死亡的消息。
網癮戒除中心謊稱孩子突發高燒致死 父親看到孩子屍體卻遍布傷痕鄧某父親:『8月1號一點多送到學校,我們兩點鍾離開學校,第二天上午7點10分接到江南派出所電話,說我兒子去世了。我還以為是哪一個騙我的。我打電話問教官,那個教官說我不知道,一直到下午四點鍾我跟它學校聯系,學校就說不知道。』
『訓練營』的工作人員告訴孩子的父母,鄧某是因為突發高燒致死。但是在事發當晚12點,鄧某的父親趕到廣州市殯儀館,看到孩子的屍體卻遍布傷痕。
鄧某父親:『屍體躺在那裡,這是無聲的語言。校長,他說發高燒,你兒子發高燒我們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了。他說通過心理醫生、通過心理教育、通過訓練幫他把那個網癮戒掉,我們臨走的時候也一再向他囑咐,你們會不會打他呀,會不會罵他呀,他說不會,絕對不會,向家長保證絕對不會發生這個事。』
公安局拘留涉案嫌疑人 致死原因待屍體結果鄧某的父母在8月1日把孩子送進『訓練營』,交納了7000元人民幣培訓費,在與培訓方簽署的《委托輔導、培訓協議書》上,寫著『訓練方式為24小時全天候封閉式管理』。
孩子的外傷從哪裡而來?死因究竟是什麼?雖然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但是南寧市公安局江南公安分局第二刑偵大隊已經拘留了涉案嫌疑人,『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的4名工作人員,南寧市江南公安分局第一刑偵大隊教導員、法醫甘冰說:『我們這邊人已經帶過來了,涉案人員已經在我們手上,我們盡快證明死亡原因,這是法律程序。』
由南寧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第一刑偵大隊和廣西醫科大學聯合組成的鑒定組正在進行屍體檢驗,檢驗結果將成為案情分析的重要證據。南寧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第二刑偵大隊值班警官說:『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這個還要法醫的結果,他的致死原因。』
鄧某的意外死亡,無疑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陰影。今年15歲的鄧某剛剛初中畢業,下半年昇入高中,鄧某的父親說,除了有網癮,孩子身體健康,是全家人的希望:『我今年46歲,我的老婆結紮過的。我的父親就是我這一個男孩,我就是這個男孩,死掉了。』
網癮治療機構問題多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由於正在接受警方調查,這家『訓練營』已經暫時和外界隔絕,而這一意外死亡事件也將所謂的『戒除網癮』機構再次推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上個月,山東省臨沂市精神病醫院醫生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的辦法被衛生部叫停。然而這只是諸多『網癮治療機構』中的一個代表。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青少年網民1.6億以上,10%存在不同程度的網癮,也就是大約有1600萬人。而據說,目前全國各地已經有數百家治療網癮的機構。但是它們的治療真的有效嗎,方法真的對癥下藥嗎?這些網癮治療機構是否擁有資質?又該如何監督規范?
記者采訪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
陸士楨認為,這類機構因為現實需要,就應運而生。但是背景包括應用的專業知識都很不一樣。實際上有的是醫療機構辦理的,『可能更多的是從生理階段一些方法,還有一些就是從心理方面,還有社會上一些教育集團,民辦的或者有的事業單位舉辦的,他們可能往往采取那種強制的行為,比如說軍事上的訓練等等。辦的團體多種多樣,使用的手段方法多樣,另外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比較完善的評價標准,也沒有一個機構來負責對他們的效能和結果進行客觀的評估,所以沒有一個統一的戒除網癮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標准、條件、承辦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質。還是要相關部門加強對這方面的監管,特別是對他們的專業能力的考核。』
『網癮戒除』行業亟待規范,而有關這一事件的最新調查結果,中國之聲也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