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發地是長寧區古北路某單元樓,工作人員在現場安排車輛運走屍體。早報記者 趙昀 圖

案發樓道內,刑警正在勘查現場。來源:東方網 教授其人
邵望予,88歲,祖籍寧波象山,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教授,WTO上海研究中心教授,國際貿易與WTO研究專家。主編過《國際貿易方式實務教程》、《國際諮詢知識》、《國際服務貿易·實務與合同》等專著。妻子去世後,邵望予平時與保姆同住。昨日被發現在家中死亡。
保姆其人房惠芳,56歲,江蘇溧陽人,育有一子一女,十多年前開始為邵望予家工作。2007年,邵望予妻子去世後,邵望予賣原有房產,租了對外貿易學院教師老公寓居住。房惠芳同行搬入,同住在租借的一室一廳房中,照顧老人生活。
同樓503室的住戶張女士表示,房惠芳曾在2008年前後發生過精神問題,在醫院住院做過短期治療。出院後房惠芳重回邵望予家中服務。目前房惠芳有重大作案嫌疑,但行蹤不明。
8月6日中午,長寧區古北路530弄某單元樓前,一具黃色布袋包裹的遺體被警方抬出。圍觀的鄰居們輕輕嘆息:『可憐啊,邵老師。』
就在這個單元樓裡,發生一起慘案。一名88歲的老翁在租住的家中被殺,屍體被發現時身首分離,慘不忍睹。據介紹,被害的老人名叫邵望予,88歲,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一名退休教授。
上海警方表示,死者系獨居老人,平時與保姆同住。目前,該保姆不知去向,警方正全力偵破。 老教授女兒在國外老人居住的這座單元樓是一座10多層的老式高層,馬賽克外牆略顯斑駁,樓房後的一片空地,是原來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校園操場。這幢高層原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教師公寓,每層樓7戶人家,大多為一室一廳的小房子。目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校區已經搬遷至松江地區,這幢樓房中居住的多為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老職工。
據了解,老教授的戶口還落在這幢高層中,但事發的507室,卻是老人租住的房屋。平時還有一個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
『邵老原來自己有一套房子的,後來賣掉了,就搬到這裡借住。』住在4樓的一位居民說,邵望予老人平時身體硬朗,但親人不在身邊。居民說,邵望予賣掉房子後,就特意搬回了這幢樓。『這裡住的都是外貿學院的,都是老熟人了,他喜歡和老熟人見見面。』一名外貿學院的老員工說,邵望予的老伴去世多年,幾年前兒子在澳大利亞遭遇車禍身亡,而女兒目前已在美國定居,身邊沒什麼親人,有空的時候邵望予就到相熟的鄰居處聊聊天。
據介紹,邵望予遠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從事對外貿易工作,此後在學院教授國際貿易方面課程,並發表過不少論文。『他租的房子每個月租金1800元,不過他自己說這些錢還是綽綽有餘。』一名老員工說,當初考慮女兒已在國外定居,邵教授就將在陝西南路巨鹿路附近的房子賣了,搬到古北路,邵望予自己算過,靠著賣房子的200多萬元房款,即使加上房租、保姆每月1200元的費用,也能舒服地度過餘生。
發現屍體時財物無恙昨天上午10時30分許,一老年男子被發現死於邵教授租住的家中。據目擊者稱,發現屍體時,老人遺體頭部與身體分離。『我在樓下,聽說了不敢上去看。畢竟是常常聊天的人,一下子就沒了,太可憐。』與邵教授相識的老員工表示。
鄰居介紹,平時照顧邵望予生活的這名女保姆50多歲,她幾乎每天都要和老教授一起出門散散步。但是從前天開始,就再也沒見到過老教授外出。由於老人居住的這幢高樓幾乎住的都是外貿學院的退休職工,9樓一名學院的退休職工,擔任了退管會負責人,擔負起平時關心樓內退休住戶的各種情況和問題。
鄰居表示,前天,退管會負責人王菻曾前往邵望予居住的507室敲門,但無人回應。昨天上午,該樓506的兩名青年女子感覺邵教授家似乎有些異樣,於是便發消息告訴了王菻,隨後王菻與樓組長潘先生來到邵望予家敲門,但仍然無人應門。擔心邵教授發生意外的王菻隨即向鄰居借了梯子,爬上門前的天窗往房間裡看,但卻只看到邵教授躺在房間的地上,只露出了兩只腳。
王菻與潘先生立刻報警,並通知找來鎖匠打開大門,進門後卻發現邵教授渾身是血倒在地上。據稱,事發現場邵教授家中的財物無恙,但與其同住的保姆卻已消失。
前天有人聽見呼救聲小區居民回憶,前天早晨,小區中突然傳出一聲尖銳的『救命』聲。一名樓下騎車的住戶表示,聽見聲響後,他以為是70號樓發出的,還前往樓下看了看,但隨後沒有再傳出任何聲音。『因為聲音尖得太像小孩子,所以也就沒管了。』住戶說。
居民表示,此後便沒有見過邵望予再出現過。監控錄像顯示,下午3點42分,保姆身著紅褲子,背著一個挎包乘坐電梯,離開了小區,此後再未出現。
有鄰居表示,保姆很少和樓內的人員交談,顯得『有些古怪』,但邵教授和保姆的關系相處得很好。『他們生活很規律,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出門散步,一起買菜。』居民說,平時邵教授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保姆,天氣熱的時候,居民多次看見邵教授到外面買飯給保姆。
據鄰居介紹,邵教授生前曾在聊天中提起,售房後他將200多萬元存款存入了三張銀行卡中,並承諾給保姆一筆錢。有傳言,老人此前已經將30萬元通過轉賬的方式,存入了保姆的銀行賬戶中。
目前,上海警方正在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北京曾禁止同房保姆一個空巢耄耋老教授,本想安度晚年,卻慘死家中,事後保姆突然消失,讓周圍的居民欷歔不已。
隨著城市的發展,老齡化問題加劇,如何讓老年人安度晚年也成為一個較大的社會問題。據上海老齡委2004年一項關於空巢老人的調查統計,當時上海市已經有250萬位老人,其中空巢老人100萬位,而隨後幾年上海還將進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長時期。為此,采取了各種措施,為老人專門建立一個數據庫,設法關懷老人。
但社會中也有不少獨居老人,為了安度晚年生活,賣房養老請保姆照顧起居,還能有個交流的伙伴。此前,媒體報道北京還出現過同房保姆現象,這種『特護保姆』長期居住在獨居老人家中,扮演了老人老伴的角色,但雙方在法律上沒有結婚,仍為僱傭的關系。報道引起了讀者對於倫理道德和帶來的財產糾紛等問題的爭論。
此後(2006年),北京市工商局召集消協、家政服務協會、法律專家、家政服務員維權組織等有關代表,召開了《北京市家政服務合同》范本公開論證會,合同范本規定,不得安排保姆與成年異性共住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