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8日訊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專門騙學生錢的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記者總結了近期發生的幾起大學生上當受騙的案例,給大伙提個醒。
兼職網站“好評師”被騙
2月29日,學生小趙在某同城網站上看到一條招聘兼職的廣告,工作是在網上購買話費充值卡並留下好評,賣家會把本金退回,每單最高能賺50元錢。
東北網3月8日訊 小趙見工作輕松,給的“好評費”又比一般的刷單高很多,便與客服聯系“上崗”。
客服在QQ上發來兩個鏈接,小趙分別付款500元、800元。

連刷兩單後,小趙向對方索要100元工資,並問什麼時候能把本金退回來。
對方說,每天得完成2000元的刷單任務纔能一起返現。小趙的卡裡沒有那麼多錢了,跟對方吵了起來。
隨後,他向公安機關報案,對方將他拉黑了。
三次幫同學“付款”
學生小林最近也遇到了網絡騙子,他在寢室休息時,收到了同學發來的微信:“我要上網買幾件東西,但現在網銀裡沒有錢,我發起一個好友代付,你先幫我付一下,回頭我給你現金。”
朋友先發來一個買鞋的鏈接,小林付款後,“朋友”又發來一筆600多元的訂單。
兩筆訂單完成後,同學又發來一筆190元的訂單。
“你幫我把這個訂單付了,我這就讓朋友給你匯錢。”
就這樣,小林很仗義地幫同學付了三次錢,但同學承諾的匯款卻一直沒到賬。小林想問問對方是怎麼回事,卻發現對方已經將自己刪除,連兩個人的通話記錄都看不到了。
當微商交850元“學費”
大三學生小李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在當微商,便也想賺點零花錢,正巧有個賣韓國化妝品的批發商在招代理,便跟對方聯系上了。
批發商給小李發了很多化妝品的照片,並告訴她,賣化妝品得囤貨。小李想自己先買一些產品試試效果,再決定是否當代理。批發商說可以貨到付款,但得先交100元定金纔能發貨。
小李給對方發了一個100元的紅包,對方給她發來一個國際快遞單號。小李覺得對方很靠譜,直接轉賬750元買產品,沒想到對方收錢後直接將她拉黑了。
延伸閱讀
高新公安分局民警提醒市民,不要在QQ、微信等聊天平臺上隨意加陌生人為好友,刷信譽屬於違規行為,網上宣稱通過刷信譽獲得報酬絕大多數是詐騙行為,面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字眼要冷靜分析,避免上當。
中獎、退稅、代付款、低息貸款、招代理等是高校學生最容易遇到的騙術,涉及到錢的事,一定要留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