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走訪路程比繞地球一圈還多
孫傑1981年就參加了公安工作,先是在大慶市公安局客運派出所和站前刑警隊工作了四年,每天上公交、登列車,一天下來抓五六個扒手,正是那會,練就了孫傑治安案件處理、刑事案件偵破的本領。1985年3月,年紀輕輕卻顯得十分老練的孫傑被調到薩爾圖分局團結派出所當外勤民警,團結社區也從此成了他的『根據地』。當時,他的管區緊挨商業區,面積大、住戶多、人員混雜、街巷相連、四通八達,案件頻發,群眾意見大。
『腳上有土,心中有譜』。為了從根上扭轉治安環境,改變對立的警民關系,他懷揣著戶籍簿子,一頭紮進居民區,憑著一雙鐵腳板走遍每一條街巷胡同、訪過每一家業戶,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熟百家事、知百家情,與大爺大媽拉家常,和學生小販聊心聲。
『一開始也沒少吃閉門羹。方法不對,上門時不是居民家沒人,就是群眾不給開門。』孫傑笑著告訴記者。發現問題的孫傑及時調整思路和方法,利用中午或晚上登門拜訪,去之前都提前打電話溝通,辛勤的奔波、真誠的態度、朴實的話語敲開了一戶戶家門,打開了一個個心扉。
為了便於工作,孫傑與愛人商量後,乾脆把家搬到了轄區。從此不論白天黑夜,孫傑都紮在社區裡,和轄區群眾搭話聊天,和鄰裡百姓撈家長裡短,有時還領兩三個居民朋友到家裡吃頓飯。漸漸的,和轄區群眾熟絡了,群眾也把他當成是家裡人,甚至遇到麻煩事都不去找派出所,而是直接去敲孫傑家的門。
『孫傑和我們不見外,攤上這樣的警察,是我們的福分呀!』這話,被居民李大媽時常掛在嘴上。
孫傑有一個隨身攜帶的日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轄區每家的門牌號,戶主、配偶、子女的信息。轄區34棟居民樓、134個單元、1816個門,門裡住著啥人,誰家啥情況,孫傑了如指掌,脫口而出。
有細心人給孫傑算過一筆賬,他下社區采集信息、排查安全隱患、巡邏防范、走訪群眾,每天至少徒步5公裡,35年下來就是5萬多公裡,比繞地球一圈還多。也正是靠著這一雙鐵腳板,孫傑累計采集各類工作信息100餘萬條。

孫傑在采集人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