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老人5萬救命錢存銀行 兩次被莫名買理財產品
2016年07月04日 11:02:45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本報記者雷鍵攝

  7月3日,重慶北碚區,餘婆婆和家人都想不通錢是怎麼被轉走的。

  原標題:餘婆婆到底簽沒有簽協議? 5萬元救命錢哪去了?

  這幾天,為了一筆5萬多元的存款,73歲的餘婆婆和家人的心都是懸著的。餘婆婆說,為了方便給老伴治病,她把多年存下的5萬元錢存到唯一的一張銀行卡上,不想第二天這筆錢就“不見了”,差點耽擱了治病。事後一查,纔發現這筆錢被莫名轉成了“7日理財產品”。經過和銀行交涉,這筆錢被退回活期賬戶,不想沒過幾天,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轉成了另外一款理財產品。而這回,銀行拿出了一疊資料……

  第一次被轉

  救命錢莫名買了理財產品

  日前,一則名為“北碚某行,我的5萬救命款哪去了?”的帖子在天涯論壇引起了關注,發帖者正是餘婆婆的女婿。

  昨日,在北碚狀元碑某小區,記者見到了餘婆婆及其家人。

  餘婆婆和老伴在七八年前辦了這張銀行卡,並且一直只有這張卡,也沒有開通網銀。兩人的退休工資平時都是用存單的形式存定期,每次存完後餘婆婆還要找工作人員確認。

  6月28日,餘婆婆老伴病重,住進了沙坪壩區的重慶腫瘤醫院。醫生通過徹查,要求其次日轉到歌樂山重慶胸科醫院診治。

  6月29日,餘婆婆擔心攜帶大額現金不方便,也怕從北碚去歌樂山的途中出意外,就將夫婦倆退休十多年省下來的5萬元,在這家銀行北碚區城南分理處的人工櫃臺存進了這張銀行卡上。出於習慣,也因為這筆錢重要,餘婆婆還跟工作人員確認了一下。

  6月30日凌晨,餘婆婆從北碚趕往沙坪壩,在腫瘤醫院給老伴辦完出院手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歌樂山。當天下午兩點,醫院開始掛號繳費,餘婆婆拿著銀行卡繳費時,卻被告知卡裡只有幾百元。餘婆婆當時急得差點昏過去:前一天下午纔存進去5萬元,怎麼就沒有了呢?好在子女帶有現金,纔解了急。

  當晚回到北碚,餘婆婆的兒媳立即去櫃員機上查詢,發現5萬元錢,在6月30日上午被轉成了“7日理財產品”。

  餘婆婆稱,自己存錢時跟工作人員確認過:這筆錢可以在次日取出。其間,也沒有收到任何信息和提醒,錢就被拿去買理財產品了。

  7月1日,餘婆婆與家人一起到銀行找到大堂經理。過了一會兒,5萬元被退回到餘婆婆的賬戶上。

  第二次被轉

  退回的錢又被買了理財產品

  昨日下午,記者陪同餘婆婆一家人,來到這家銀行北碚區城南分理處。

  在找相關負責人理論前,餘婆婆家人再次在ATM機上查詢了下這張卡的餘額。大家驚訝地發現:這筆五萬多元的存款又被轉走了,卡上又只剩下了三百多塊錢!

  “咋回事?我們都懵了!”手裡捏著之前的明細,餘婆婆一家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爭議

  餘婆婆:沒有,電話號碼也不正確銀行:並無過錯,已將資料交銀監

  在銀行接待室裡,工作人員解釋稱:錢還在,是在另外一款理財產品裡,是“之前未及時關閉的理財產品項目”。此外,工作人員還拿出了一疊資料,均為復印件,裡面有該銀行卡交易的明細,還有《證券與賬戶貴金屬賣出委托單》三張、《個人客戶現金管理信息回執》二頁,還有一個名為《個人客戶現金管理須知》共計三頁。

  工作人員稱,這些資料都是在系統裡查詢到的,餘婆婆簽這些協議是在去年的5月27日,距今一年多。但餘婆婆及家人均對此表示否認,餘婆婆說:“我從來沒簽過這些字!”家人則表示需要原件,要對餘婆婆的簽字作筆跡鑒定。

  對於此前已經取消理財產品交易,現在“又冒出了一款新的理財產品”,而且未盡告知義務,工作人員稱:櫃臺的權限也查不到這些內容,所以沒有告知也不足為奇。

  工作人員一直稱,餘婆婆是自願購買了某種“基金管理”項目,所以銀行的所有款項轉移都是合理的,“而且轉移到餘婆婆的賬戶下,收益是她得,收益是活期利息的3倍呢!”

  但餘婆婆及其家人表示對此毫不知情,而且稱上面的簽字都不是餘婆婆簽的,並且所留電話也不是餘婆婆的電話。現場一時僵持不下。最終,餘婆婆一家人表示把這筆五萬多元錢取出,銷戶,但對此事保留上訴權利,將追究到底。

  銀行則認為,餘婆婆確實簽了協議,自己至多是在此項目的宣傳上不夠力度,所以纔會引起這樣的恐慌,從法律上說,銀行方面並沒有過錯,並表示已經將相關資料交給銀監部門,歡迎有關部門予以督察。

  (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人物系化名)

作者:張旭    來源:重慶晨報  編輯:齊雪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