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專項治理為突破以“互聯網+”為驅動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
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冬
福建省高度重視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工作會議精神傳達貫徹。10月17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省委常委會聽取全國會議精神匯報傳達時提出要認清形勢,進一步突出主要矛盾、主要問題,創新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黨委要抓總,各方要密切配合等四點要求。我們將認真貫徹全國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常委會部署,以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為著力點,以治理理念、制度、機制、方法創新為動力,促進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
一、堅持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電信詐騙、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寄遞物流、危險物品、毒品問題、執行難問題等“六個專項治理”工作部署後,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行動迅速,切實把“六個專項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細化實化實施方案,層層傳導壓實責任,各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設區市全部建成反詐騙中心(平臺)並投入運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呈現立案數、群眾損失數下降,破案數、刑拘數、逮捕數上昇“兩降三昇”態勢;肇事肇禍致人死亡案件起數和致死人數同比下降68.4%和70%;省郵政業綜合監管平臺和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成,危險物品“一體化”平臺建設有效推進,毒品問題高發態勢得到遏制,執行難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下階段,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的指示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把各個專項治理推向深入。一要堅持系統治理。針對“六個專項治理”每個環節存在的短板,拿出系統解決辦法,打出“組合拳”纔能見到實效。以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問題為例,既要從排查發現、登記建檔等源頭上拿出實招,又要用以獎代補、隨訪等方法落實日常管控措施,對3級以上重點患者要通過專科醫院、強制醫療所建設強化收治能力保障,最後還要以案件倒查、通報問責的制度來督促落實責任。各方面多管齊下、做到標本兼治。二要堅持綜合治理。用好綜治的方法手段,推動各方面各環節緊密配合、有效互動、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情況通報、線索轉遞、聯合執法等協作機制,善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善於運用新的載體和手段,把各行各業中從業人員組織起來,把各種資源、力量、手段統籌起來,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風險聯控。三要堅持依法治理。今後的專項治理工作中要進一步強調法治,強調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提昇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在推進專項治理中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努力使實踐成果上昇為制度成果,為解決社會治理難題提供制度支橕。要發揮法治的引領作用,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形成全面守法的社會氛圍。四要堅持源頭治理。把專項治理和推進“三化一龍頭”(以責任制為龍頭,推進立體化防控、網格化服務、多元化調解)緊密結合起來,更加注重立體化防控,把信息化等現代科技手段和群防群治緊密結合,切實從前端治理中查找普遍性趨勢性問題;更加注重多元化調解,完善各部門整體聯動的工作運行平臺,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更加注重網格化服務管理,加快建設城鄉一體、部門聯動、信息共享的基層網格化綜合平臺,努力把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更加注重綜治責任制落地見效,為專項治理提供有力依托。
二、以“互聯網+”為抓手,著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信息化是推動社會治理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社會治理預見性、精准性和高效性的重要手段。要以基層網格化為基礎,強化網格隊伍保障,規范網格隊伍職責任務,規范“網格巡查、信息采集、源頭發現、任務分派、問題處置、核查反饋、效能督察”的閉環工作流程,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重大問題及時上報,群眾訴求全程跟蹤,確保網格內每件任務都有人對接、有人落實、有人負責。要以信息化為支橕,全力推進“省市兩級平臺架構、省市縣鄉村五級穿透使用”網格化信息平臺建設,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發揮“1+1﹥2”的整體效能,在共享別人數據的同時首先開放自己的數據,共同分享數據紅利。要以服務群眾為中心,推進“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加快開設“易治理”、“易服務”、“易創業”等模塊,提供線上線下一體的便民辦事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把便民服務搬到居民“家門口”。要以實戰化為目的,圍繞實戰、服務實戰、實戰引領、實戰檢驗的要求和管用、實用、好用、愛用的標准,搞好“互聯網+”實戰應用,把互聯網+的技術與綜治工作的傳統項目對接起來,找到互聯網+綜合治理的最佳切入點和最佳實現路徑,讓綜治工作激發新的動能。推進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管理平臺、電信網絡反詐騙平臺、郵政業綜合監管平臺和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大數據緝毒實戰平臺、危險物品“一體化”平臺、法院執行指揮系統等一大批實戰應用平臺,優化職能、改革機制,提昇社會治理的層次和水平。要以社會化為方向。善於運用市場思維、市場機制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善於運用利益引導、商業運作推進開放共治,善於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外包、保險等方式化解矛盾、防控風險,最廣泛動員社會、企業、市場的力量,形成多樣化治理模式,努力實現社會共治。
三、以金磚國家首腦會議在廈門召開為契機,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設
明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廈門市舉辦,這既是展示福建形象的重要機遇,也意味著沈沈甸甸的政治責任。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我省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注重大數據運用,提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圍繞社會治理“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總目標,統籌規劃一批接地氣、實戰化的大數據重點項目建設。開展社情、警情、案情、輿情“四情”社會穩定指數研究,采集信訪、公安、法院、網信等部門相關數據信息項,加強分析評估、監測預警、動態研判以及可視化展示等。加強公共安全風險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涉及公共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昇公共安全風險的感知、預警能力。加快肇事肇禍、吸毒人群、社區服刑人員、行為偏激人員等重點人群基礎信息庫建設。探索開展區域人群熱力、手機信號強度、地圖搜索請求等實時動態監測及大數據分析,提昇社會治安穩定動態掌控把握、精准研判預警能力。突出聯動融合、開放共治,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積極推進專群結合,善於運用新的載體和手段,探索建立眾創眾包、共享共治社會化動員機制。積極推進條塊聯動。加快推進綜治中心建設,省裡將依托全省網格化服務管理綜合信息平臺,掛牌成立省綜治中心,作為全省實戰化、實體化指揮平臺。市縣鄉村同步推進綜治中心建設,盤活用好資源,把基層資源力量統籌起來,完善各部門協作聯動工作機制。創新機制制度,推進社會治理轉型昇級。加快推進社會誠信機制建設。健全完善“點對點”網絡法院執行查控系統,加強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采集、管理工作。發揮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與征信系統對接效應,加大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戒打擊力度,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加快綜治信用機制建設。依托全省網格化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建立綜治信用信息系統,推進全省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和無縫對接,實現綜治審核更精准、更科學、更有說服力。加快推進綜治責任機制。省“兩辦”出臺的《福建省健全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對責任簽訂、目標管理、督促檢查、考核評價、表彰獎勵、督導問責等提出硬性要求。要用好這一尚方寶劍,用真通報、真約談、真督辦、真問責,真正使鐵規發力、禁令生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參照文明單位、績效考評獎勵辦法出臺激勵政策,對考核評價為優秀等次先進地區和成員單位進行獎勵。著力補齊短板,不斷提昇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要加快推進“雪亮工程”,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統籌整合,在縣級以上搭建視頻圖像信息交換共享平臺,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各類視頻監控資源。健全基礎標准規范,按照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的要求,加快重要部位、復雜場所和農村薄弱地區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提高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覆蓋密度和建設質量,努力實現城鄉視頻監控一體化。加強跟蹤評估問效,市、縣兩級要建立評估制度,由綜治委和公安機關牽頭,成立專業化工作小組或專家團隊,定期評估研判,及時發現解決突出問題。要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省人大常委會抓緊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條例》地方立法,進一步統籌各方資源,構建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發揮當地勞模、名人、調解能手的影響力和威望,設立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積極開展“金牌調解室”“金牌調解員”評選活動。加快建設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在線矛盾糾紛化解信息系統,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基本信息庫。要加強社會面綜合穩控。深入查找在防范暴恐襲擊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防范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中還有哪些薄弱環節、突出隱患,推動有關措施落實,提高布警率、管事率、查處率,最大限度擠壓現行犯罪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