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觀指導、大案協調、技術支持。”6月15日,黑龍江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畢寶文到刑偵總隊檢查指導工作,對刑偵總隊工作進行了新定位。7月5日,畢寶文組織召開座談會,提出大案“領導掛帥、成立專班、多警聯動、集中攻堅”、小案“現場必勘、信息錄入、信息研判、串並偵查”總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廳黨委對刑偵總隊工作的新定位,刑偵總隊領導班子經認真研究,迅速開展“圍繞職能定位找短板”工作,廣泛征求刑偵民警的建議意見。結合基層建議意見,刑偵總隊認識到,要不回避問題、不懼怕短板,不想優勢、只找劣勢,不等待、不猶豫,在強化打擊過程中推動新機制建設,在機制創新建設過程中推動打擊工作。近幾個月來,刑偵總隊充分發揮打擊犯罪“引擎”作用,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保持對各類刑事犯罪的凌厲攻勢,健全完善打擊犯罪新機制,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圍繞縮短周期和攻克疑難,強化現行命案偵破工作
近年來,黑龍江省現行命案破案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今年截至8月31日,全省共發現行命案345起,同比下降9.21%;破獲343起,破案率99.42%,同比上昇3.1%;全省命案致人死亡數同比下降12.41%;全省發生一次殺死2人以上命案數同比下降34.29%。
命案偵破工作實現了現行命案破案率歷史同期最高、命案發案數歷史同期最低、命案致人死亡人數歷史同期最低、一殺多人案件數歷史最低的“一高三低”歷史最好成績。
本著“在優勢中找短板”的原則,黑龍江省公安刑偵部門堅決把命案偵破工作作為刑偵工作首要工作,始終向命案破案率達到100%的目標努力,不斷尋找和發現現行命案偵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6月下旬,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通過認真分析討論和召集基層骨乾開展座談,深刻認識到破案周期的長短成為當前影響命案偵破的一項重要因素,案件如果錯過最佳偵破時機,往往給後續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同時,疑似被侵害案件如前期偵查不到位,極易形成命案積案。這些疑難問題必須解決和攻克,纔能進一步推動黑龍江省命案偵破工作再上臺階。
為此,刑偵總隊進一步完善了《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大要案件專報工作制度》和《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大要案件合成作戰工作規范》,做到第一時間掌握各地發案情況,在最短時間內集中優勢資源、形成尖刀力量對重大案件攻堅,實現現行命案快偵快破。據統計,7月以來,全省共發現行命案82起,破獲81起,其中72小時內破獲的達到97.56%。
從黑龍江省歷年未破案件來看,“無名屍”案件佔有較大比例。每年3月至5月冰雪融化之際正是黑龍江省“無名屍”案件高發之際,又因黑龍江省冬季時間較長,因此如若對疑似被侵害案件前期偵查不到位極易錯失良機,導致案件陷入僵局,形成疑難命案。
“我們整理了歷年來偵破疑似被侵害經典案例,從中分析案件特點及破案規律,擬於近期出臺《關於偵辦疑似被侵害案件的有關規定》,從偵查措施、手段運用、法律適用等層面加強這方面工作,實現有效應對疑似被侵害案件的工作目標,確保對疑似被侵害案件快偵快破。”刑偵總隊政委徐景波說。
依托刑偵信息中心,強化打擊侵財犯罪工作
“要打破信息壁壘,整合信息資源,發揮警種優勢,使共享的區域更大,掌握的信息更多,保持信息資源的實時性和共享性。尤其是針對侵財犯罪,要抓住‘現場必勘和案件串並’兩個關鍵點,開展‘打團伙、破串案’工作。”畢寶文要求。
打擊團伙犯罪、系列犯罪、跨區域流竄犯罪工作開展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打擊“盜搶騙”等侵財犯罪的整體效能,而這一度是黑龍江省打擊侵財犯罪工作的薄弱環節。刑偵總隊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依托信息中心開展打擊侵財犯罪工作。
在省廳黨委推動下,在相關部門的鼎力配合下,刑偵總隊協調廳指揮中心、科信等部門,將改造昇級後的110接警平臺接入刑偵信息中心。警情信息的接入,解決了省級刑偵部門沒有案源的弊端,確保刑偵信息中心能夠及時掌握最鮮活的警情資源和案件信息,快速開展串並偵查和專業研判工作。
線索層報工作依托全國跨區域系列團伙案件偵辦平臺,通過由下至上逐級層報、分級研判,廣泛串並省內外異地案件線索,可以深挖餘罪及團伙成員,形成規模打擊效應。自6月份起,刑偵信息中心轉變思路,從基層刑偵部門入手,狠抓案件源頭工作,采取實地督導和全省通報的形式,向深度審訊、擴線深挖要成績。6月,市級層報信息環比提昇248%。各地利用層報制度串並案件數提昇23.5%。
6月至8月,刑偵信息中心以打擊職業犯罪、團伙犯罪、系列犯罪、跨區域流竄犯罪及慣犯累犯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強“盜搶騙”犯罪的信息研判工作,共研判系列案件36串、個案524起,研判案件數量較前5個月大幅增加。制訂編發了《利用指紋、DNA、足跡、視頻串並案件考核細則》,通過加強基層對指紋、DNA、足跡、視頻等痕跡物證的搜集、錄入和利用,提昇對系列侵財案件的串並力度,提昇基層刑偵部門偵破系列侵財犯罪案件的能力。同時,增設案件線索專欄,旨在有效利用互聯網對各地市案件線索進行收集、分發、考核,通過案件線索的逐級上報,進行統一研判,統一組織打擊,提昇資源利用效率,進而提昇打擊效能。
這些舉措有力推動了黑龍江省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自專項行動開始至8月31日,全省公安機關共打掉犯罪團伙14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39名,破獲系列案件237串9904起,破獲外省案件260起;僅7月和8月破獲的系列案件就達126串5249起,佔全部戰果的53.1%;打掉團伙79個,佔全部戰果的54.8%。
推進反詐騙中心建設,強化打防新型犯罪工作
黑龍江省打擊新型犯罪工作面臨諸多困難:發案多,上半年,全省共立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案件3288起,同比上昇29.6%;損失大,群眾損失1.37億元,與去年全年損失1.4億元相當;破案率低,上半年破案132起,破案率僅為4.1%;專業化打擊水平不高,多數地市沒有專業打擊隊伍,全省專家人纔力量偏弱。與此同時,公安部對省市反詐騙中心建設提出了明確建設要求和完成時限,以反詐騙中心建設推動打擊新型犯罪工作迫在眉睫。
要解決這些問題,扭轉被動局面,必須發揮省級刑偵部門的組織、指導和協調作用。在反詐騙中心建設上,刑偵總隊科學合理設計建設思路和規劃整理布局;協調省廳相關技術部門與通信部門對接,研究詐騙電話阻斷技術反制工作;協調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研究各大銀行和通信運營商派員進駐等工作。在案件偵辦上,切實加強對下指揮指導工作,嚴格落實偵辦機制。對於重大案件,堅持派員參與偵查工作,全程指揮案件偵破。截至8月31日,黑龍江省共破獲此類犯罪案件341起,其中200餘起案件是在近兩個多月破獲的。
通過刑偵總隊的有效帶動和參戰人員的實戰經驗積累,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在偵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等新型犯罪案件時,畏難情緒少了,參戰意願高了,偵辦思路多了,破案手段強了,對反詐騙中心的建設和提昇打擊新型犯罪效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月1日,刑偵總隊在全省公安機關部署開展的“互聯網+”緝捕在逃人員專項行動就是運用大數據研判追捕在逃人員。專項行動開展一段時間後,各地均取得一定戰果。刑偵總隊充分認識到,必須發揮省級刑偵部門的作用,在互聯網追逃專項行動中的某些重點工作上下功夫,並於7月以來著重推進。
刑偵總隊首先在緝捕重點在逃人員上下功夫。他們對在逃人員及關系人信息建立追逃模型,充分利用各種信息,開展數據分析比對,劃定重點緝捕范圍。在刑偵總隊的有力指揮指導下,使一大批“銷聲匿跡”的故意殺人在逃人員重新浮出水面。各級刑偵部門抓住有利契機,將這些在逃人員抓獲,大幅減少了全省網上故意殺人在逃人員存量。其次是在紅色預警二次研判上下功夫。信息紅色預警是緝捕在逃人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有時因預警延時等原因錯過第一抓捕時機。為此,刑偵總隊提出要針對首次未抓獲的紅色預警在逃人員開展二次分析研判工作,由各地刑偵部門信息中心或專業研判機構重點分析、重點研判,省廳刑偵信息中心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近2個月來,各級刑偵部門通過對在逃人員紅色預警開展二次研判工作抓獲在逃人員20餘名,有力帶動了整個專項行動。
8月,刑偵總隊將全國網上在逃人員信息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西、福建等省市常住人口進行人像比對,並從中選出黑龍江省上網的在逃人員、被比中對象遷出地為黑龍江省、被比中對象身份證號碼為黑龍江省等各類人員數據近2萬條。刑偵總隊將這些數據下發全省,要求各單位按照責任民警、分管領導逐一分解任務,立即開展落地核查、分析研判等工作,對疑似漂白身份的在逃人員,全力開展抓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