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11月2日訊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達,微信朋友圈裡賣東西的人越來越多,吃穿用的產品應有盡有,但消費者購買到假貨或者『三無產品』的現象也逐漸高發。連日來,多位哈市市民向記者反映,在朋友圈購買藥品遇陷阱,討要說法時卻遭拉黑,手上也沒有留存證據,希望告誡市民微信『購藥』需謹慎。
案例一:買『祖傳膏藥』貼過敏長了滿腿紅疙瘩
10月29日,58歲的哈市市民梁先生向記者介紹,他就被朋友圈裡一個好友推薦的賣藥膏的坑了。『他朋友圈說產品是由10多種珍貴中藥熬制20個小時而成的,針對頸椎病、肩周炎、滑膜炎等數十種關節病全部管用,一個療程保證見效,纔20塊錢一貼,無效退款。』梁先生心動了。
『剛開始沒啥感覺,後來有一天,腿上起了些小疙瘩。』梁先生諮詢商家,對方卻說是正常反應,涂點紅霉素軟膏就好了。兩三天過後的一天晚上,梁先生腿上撓出成片的小紅點,甚至癢得睡不著覺。第二天梁先生去醫院,醫生說是皮膚過敏引起皮疹。他找商家要求退款時,竟然被拉黑。沒留存任何證據的他只能忍氣吞聲。
案例二:吃了『包治』神藥無效找賣家退款遭拉黑1日,市民王女士找到記者求助,也稱自己被朋友圈賣藥的騙了。
前幾天,一個陌生人微信加王女士為好友,是個商家。據王女士回憶,該商家介紹,其產品結合中西醫理論以及最新自創理論,采用多種純天然中草藥,不僅可以治療婦科炎癥,還兼具嫩白縮陰、清除子宮垃圾、調理內分泌等多種保健功能。
『看到商家這麼介紹,我就心動了。』說著,溫女士拿出買的藥品,一瓶是內服的綠白相間的膠囊,另兩瓶是外用的塑料瓶裝的紅色液體,都沒有任何許可標志、廠址、生產日期。王女士介紹,一套藥品有2瓶口服、10瓶外用,花費834元。但是用了一個月後,根本沒有效果,她找商家要求退款時,卻遭遇拉黑。
消協提醒:盡量避免網上買藥不要自診自治
『朋友圈藥品來源五花八門,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正規的藥品會經過嚴格審查,有相關官方資質。』哈市市場監管局消保處王緒坤處長表示,首先,盡量避免向陌生人購買商品,買前多了解,保留好關鍵性交流信息;其次,最好先驗貨再打款,保存交易過程中所有憑證。最後,他建議市民買藥一定要去醫院對癥治療,不要自診自治,盡量避免在網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