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人物做客中國長安網
一個幫助自閉癥兒童的律師是什麼讓他沒放棄
一位律師,他可能活躍在法庭,為他的當事人做辯護,或者很多年後成為一名法學教師。人們對律師的認識似乎逃不出法律的圈子,但是有一位律師,打破了這個圈。
他是1000名自閉兒童的守護者,也是100個志願者組織的法律顧問。他說:『公益不是一個人來做的,是要大家一起來做的。』他就是2016法治人物獲得者,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琰。
從2004年開始做公益,十二載公益志願服務、發起『星星傘—自閉癥家庭關愛項目』、帶動上海青年律師提供志願服務、公益平臺覆蓋的受助群體超過100萬。這些都是呂琰超出本職工作的內容。
『你為什麼去做公益?』、『您覺得,法治與公益之間有什麼聯系?』、『做了那麼多,累嗎?有沒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12月12日晚,#2016法治人物微訪談#中網友的提問接連不斷,也許是因為好奇作為律師的呂琰為什麼能做那麼多好事,但更多的是表達對他投身公益的敬佩。
問:為什麼會想到為自閉兒童提供法律援助?
答:我們通過了解並關注自閉癥群體,發現除了關注孩子外,也能給他們的家庭提供幫助,幫助父母解決法律問題,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在司法局、團市委、慈善基金會等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發起成立了『星星傘—自閉癥家庭關愛項目』,和律師慈善義工隊來幫助自閉癥家庭和孩子們。
問: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開始做公益,只是懷著一顆想做公益的心,該怎麼開始去做公益?
答:公益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社區、單位、學校等等,我們都可以作為志願者去幫助別人,我們很多律師志願者都做的很優秀,幫助了很多人,傳遞溫暖和愛心。
問:呂老師您好,其實我最好奇的是自閉癥兒童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援助?
答:我們主要是幫助他們的家庭、父母,因為孩子的特殊情況,他們可能會在婚姻、家庭、就業、就學等方面遇到一些特殊的法律問題,也會有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常規法律問題。這方面我們都會及時為他們提供法律諮詢和支持。另一方面,和自閉癥孩子在一起,主要是通過音樂、做手工等,讓他們感受到快樂。
問:為什麼叫星星傘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答:有兩個寓意:第一、律師志願者給『星星的孩子』的成長提供保護,也希望能幫助他們快樂成長。第二、家庭是自閉癥孩子成長的保護傘,我們的法律服務對象不僅是『星兒』,也包括『傘』本身(自閉癥家庭),給父母提供法律支持,幫助家庭排懮解難。
問:您的法律背景為您做公益提供了什麼幫助?
答:我們希望律師志願者在做公益的過程中發揮我們的法律專業知識,一方面可以做『公益服務者』,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做『法治服務者』,我們既直接為受助對象提供法律幫助,也可以為社會志願者提供法律支持,幫助他們實現法治化、規范化,傳播法治理念,支持社會志願者服務於更多需要的人。
問:100個志願者組織的法律顧問,同時又是1000名自閉兒童的守護者。做了那麼多,累嗎?有沒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答:我們主要依靠團隊和大家的支持,通過行業組織和公益平臺,我們希望帶動更多的律師志願者一起來做公益,同時也給更多社會志願者和志願者組織提供法律支持,幫助他們實現法治化、規范化,從而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問:請問您做公益會和工作有衝突嗎?一旦衝突您會怎麼做?
答:做公益肯定會佔用一部分工作時間,但我覺得都很有價值,值得去做,也應該去做。
問:您作為志願者,最深的體會和感觸是什麼?
答:律師志願者和律師行業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也希望能通過行業組織和公益平臺,帶動更多律師加入志願者行列,一起為法治建設做貢獻。
問:做了那麼多,最讓您感到開心的是什麼?
答:幫助受助對象解決法律問題,看到受助對象的開心和快樂,這是我們特別開心的事。
問:您覺得,法治與公益之間有什麼聯系?
答:我們現在除了直接開展公益服務以外,也在為公益平臺提供法律支持,希望幫助更多的社會志願者和公益組織實現規范化和法治化,這些志願者組織會涉及各個方面,受助群體包括各個領域,我們希望在規章制度、服務流程、合同文本等方面為他們提供法律支持,從而將法治理念融入創新社會治理之中。
問:呂老師,請問從事公益和做律師工作,您覺得哪個更有意義?為什麼?
答:我覺得都很有意義,都是為法治建設做貢獻。
問:獲得2016法治人物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會對您以後有什麼影響嗎?
答:首先要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律師志願者群體和律師行業的支持和肯定,同時,榮譽也代表著責任,我們做的還很不夠,會繼續努力!
2016CCTV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中給呂琰的頒獎詞是:『用法治思維,表達公益情懷,他是一千名自閉癥兒童的守護者,用志願精神,帶動行業發展,他是一百個志願者組織的規范者。』也正像他所說:『公益不是一個人來做的,是要大家一起來做的。』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做公益,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