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平安播報 地市動態 見義勇為 反腐直擊 政法綜治 警方傳真 平安創建 政法文化 公告發布 訴訟指南 信息公開
精彩專題 檢察風雲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龍江律師 以案說法 護航龍江 圖片精選 視頻在線 最新稿件
   
站內檢索    
大慶市大同區法院完善立案窗口建設
2016年12月15日 14:58:08  平安龍江網 【 字體:

  近日,大慶市大同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利用網絡視頻為家住外地的當事人提供了便捷服務。北安市居民賈某因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欲向該院提起訴訟,但由於其體弱多病,不便到法院參與訴訟,遂委托一名律師作為其訴訟代理人。為避免賈某往復奔波,大同區法院立案庭通過微信視頻核對了賈某的身份、核實了賈某簽訂授權委托書的全過程,得到認可與好評。為因年老、疾病、傷殘、交通等原因不能或不便來法院的群眾提供網上辦事、上門立案服務,是該院強化立案信訪窗口建設、拓展便民服務平臺的舉措之一。大同區法院堅持發現、整改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該院從立案環節入手,在解決群眾訴訟難題、訴前化解糾紛方面進行了探索,設立了便民服務站,讓群眾接受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的司法服務。

  換位思考,讓工作作風『更好些』。該院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堅持立行立改,首抓立案環節,除每日對立案場所進行清掃,給群眾提供一個舒心的訴訟場所外,還引導法官從『假如我是一名當事人』的換位思考做起,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為當事人辦實事,方便當事人訴訟。為減少當事人往復奔波,該院借鑒金融行業的服務規范,只要還有一位當事人,立案庭和法庭立案人員就不下班;針對轄區農村面積大、群眾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為不識字、不便書寫的當事人免費書寫、打印起訴狀;節假日、集體開會期間在門口張貼法官聯系方式,以便群眾能夠及時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

  便民服務,讓群眾訴訟維權『更快些』。不斷推進立案窗口的建設,更加妥善地應對日益紛繁復雜的業務需求,為群眾到法院立案、諮詢提供更大便利。將立案信訪大廳更名為訴訟服務中心,投資5萬餘元,增加復印、傳真、導訴、訴訪分離、電子觸摸查詢、綠色通道、司法救助等便民為民項目,立案、信訪、調解做到了分區而設、相對獨立,接待、立案、排期、收費等各種標記明顯,『一站式』辦理全部立案事項;配備了飲水機、休息桌椅、書報架、針線包、藥品箱、老花鏡、鍾表紙筆等便民設施,並設置了人民調解工作室、多媒體信訪接待室;將立案區、辦公區原有的單色顯示屏更換為多媒體高清顯示屏,通過圖、文、影音等方式循環播放群眾關注的開庭公告、法律法規、訴訟指南等信息。充分發揮立案庭和人民法庭的訴前調解職能,年初以來訴前化解各類糾紛80餘件;為避免群眾往返奔波,提高立案效率,該院作出『三個一』服務承諾,訴訟材料不齊全的一次性告知;凡手續齊全、符合立案條件的一日之內辦妥立案手續並發給開庭通知;重大疑難情況需請示、審查的第一時間電話告知審查結果。

  整章建制,讓群眾監督『更准些』。該院立案工作形成了依托『十項制度』、完善『八個功能』,人人身上有擔子,件件工作有流程,確保工作日全天候立案、信訪接待的格局,用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更好的精神面貌接受各界群眾監督。實踐中,該院建立並落實告知制度、優先事項快速辦理制度、訴訟風險提示制度、重大信訪案件立案請示制度、院庭長輪值制度、首問負責制度、服務承諾制度、辦事公開制度、文明接待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十項制度,完全具備了訴訟引導、立案審查、立案調解、救助服務、查詢諮詢、材料收轉、判後答疑和信訪接待八個功能。把乾警的業務行為和言行細節均納入規范化管理、接受全社會監督,同時倡導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塑造團結、奮進、友善的工作氛圍,形成優質高效服務的合力。

  排懮解難,讓困難群眾心中『更暖些』。該院積極貫徹上級法院關於開展司法救助的指示精神,對申請司法救助者的案件及時處理、及時審核、及時批復,急事急辦;對行動不便、有特殊困難的當事人登門送達、登門詢問、登門立案;對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追索勞動報酬案件、債務糾紛案件及部分執行案件予以緩、減、免訴訟費,使一大批民商事案件得到及時處理,真正踐行『讓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的諾言。同時注意從每一個細節做起,乾警自發拿出個人工資,為年老、體弱、經濟困難的當事人買水、買飯、出錢打車,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立案庭乾警為幫助困難當事人人均支出近1000元。

作者: 劉術濤    來源:平安龍江網  編輯:周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