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2月14日訊(記者 包海多)近日,哈爾濱市兩級法院開展了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活動,執行法官利用信息化財產查控手段、失信人員名單、限制高消費等措施形成威懾力,力求申請人合法權益得到實現。
修牙感染致十級傷殘 凍結100萬拿回賠款
李女士因牙齒填充物脫落,去醫院就診,由於醫院未進行任何消炎處置,導致李女士右頜周圍感染,後鑒定為十級傷殘。執行法官多次前往醫院送達執行通知書都未見到醫院負責人。郵寄送達後,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反饋,醫院在銀行的賬戶內有100餘萬元定期存款,但由於系統無法實現凍結,且定期存款到期後纔能實現扣劃,李女士無法拿到執行款。
平房區人民法院為保證李女士的利益,將醫院100餘萬元定期存款全額凍結。凍結次日,醫院負責人將執行款分三次轉入法院賬戶,並申請解凍賬戶資金。
1月19日上午,申請人李女士順利拿到了執行款3.5萬餘元。
工人勞動無保障法院調解補社保
劉某等9人在哈爾濱某塑料門窗有限公司工作期間,用工企業未依法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劉某等人離職後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哈爾濱某塑料門窗有限公司依法補繳工作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仲裁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哈爾濱某塑料門窗有限公司未按期履行,劉某等人向法院申請執行。
法官調查了解到劉某等人在工作期間未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如辦理補繳,必須先行建立賬戶,同時將個人部分的保險份額足額補繳。而劉某等9名申請人未找到新工作,負擔不起補繳部分。同時被執行人也因經營不善,存在資金緊張,難以適時履行。經松北區人民法院法官調解,雙方同意協商和解,並依和解協議分批次的逐案履行法定義務。
『失蹤人』上失信黑名單 主動現身賠償
2015年8月,原告呂某某向呼蘭區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被告某種業有限公司賠償。呼蘭法院在執行中查明,被執行人銀行沒有存款信息,也沒有車輛和其他財產線索,被執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郭某始終不肯露面,針對此情況,辦案人將被執行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被執行人被登上失信黑名單後,主動找到法院要求履行義務,並於2017年元旦前夕,將全部賠償款給付了申請人呂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