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2月15日訊 自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消防支隊認真梳理當前防火工作思路,科學調整力量,明確工作目標,持續加力冬春火災防控各項工作,全面構建立體式冬春季節火災防控體系。
以『零容忍』火患整治為『出發點』,持續提昇社會火災抵御能力。重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支隊對存在嚴重火災隱患的單位,實行集中約談、責任捆綁等方式落實整改方案、整改責任。遵循『跟蹤與提醒並舉、整改與服務結合』的原則,在不影響國計民生以及社會穩定的同時,對於隱患單位存在消防安全違法行為一律采取嚴格執法,保持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有力震懾。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改銷案重大火災隱患單位12家,其餘8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整改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落實專項行動排查整治。支隊重點開展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大型城市綜合體、超高層建築、地下場所、物流倉儲企業單位、電氣火災防范、社會福利機構、醫療機構等8項專項整治,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什麼隱患嚴重就重點整治什麼隱患』,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開展『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的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各項整治累計檢查社會單位2625家,督促整改火患2774處。針對全市『三合一、多合一』、『九小』、出租房等分布情況和消防安全現狀,市消防支隊要求派出所重點對列管單位進行『地毯式』排查整治;同時廣泛發動社區、村鎮等基層組織運用『網格化』管理,對消防大隊和派出所管理以外的單位開展排查整治,達到火災隱患排查無盲點。截止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成立檢查組9900餘人次,共檢查單位9374家,整改火災隱患3300餘處。
以『長效性』線上監管為『基本點』,建立健全各項防火機制。落實『行業監管』機制。支隊積極提請市政府明確行業主管部門消防責任,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責任體系。制定印發《行業系統火災隱患及火災事故通報辦法實施細則》。推動市政府與9個縣(市)區政府32個重點行業系統簽定消防工作責任書。完善『每日必查』工作機制。以『每日必查』錯時檢查為重點工作,通過重點時段、重點部位、重點檢查等手段有效遏制了火災隱患的形成。制定印發《消防監督錯時檢查『每日必查』工作制度》規范『每日必查』工作,初步形成了『每周一通報、每月一排名』制度,進一步完善『每日必查』長效機制。堅持『全民消防』機制。建立健全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和媒體曝光工作機制,並積極組建了33支社區黨員乾部義務防火巡查隊、11支綜合執法救援巡邏隊40支『警銀亭』兼職消防隊和136支『微型消防站』志願消防隊,依靠群眾力量,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改活動,提高火患發現率和整改率。
以『科學化』實戰演練為『著重點』,紮實做好日常執勤戰備工作。加大實戰演練力度。支隊立足全市滅火救援實際,要求各單位成立以中隊乾部、班長、駕駛員、通訊員等為預案制作小組,對轄區高層、地下、人密、大型商市場、易燃易爆場所等類型中選出最危險、最復雜、最大的重點單位著手制定預案,力爭完成預案的制作100%。明確熟悉演練硬性指標。即各大隊主官每月參加不少於2次實戰演練,各中隊每周開展不少於2個半天、5個單位的熟悉演練,其中夜間演練不少於30%。同時針對重點單位滅火預案完成100%的熟悉和演練,並做好熟悉卡、演練卡、攝像等資料的歸檔,全面加強轄區情況『六熟悉』工作。深化冬季崗位練兵活動。各基層部隊按照《全市消防部隊2016年今冬明春教育訓練方案》要求,通過業務理論與體能訓練相結合方式,強化官兵體能、技能和器材裝備操作應用,針對冬季容易發生火災的場所開展實地操訓練,加強攻堅組項目訓練。加強值班備勤制度。嚴格落實值班備勤和信息報送制度,確保政令、警令暢通。同時,開展執勤車輛、裝備器材檢查、維護和保養工作,全面落實消防車輛和消防水源的防凍、保溫、防滑措施,切實做好各項滅火救援准備工作。
以『社會化』消防宣傳為『閃亮點』,營造冬季消防形勢良好氛圍。市消防支隊充分利用市電視臺、佳木斯日報專欄,重點推出防火、逃生等版塊;利用市廣播電臺專題介紹消防安全基礎知識;並借助官方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定期刊登、播發法律法規內容和消防安全知識;打造警民交流平臺,各地加大消防站開放力度,廣泛邀請學校師生、農民工群體、村(居)民等進紅門學習消防技能。目前,全市各地消防站共計開放170次,累計接待參觀群眾202批,發放宣傳資料15000餘份,受教育群眾達4.2萬餘人。依托公益廣告陣地,各地紛紛利用戶外視頻、廣告牌、手機短信、LED電子顯示屏等消防公益宣傳平臺,滾動播放消防安全科教片、火災警示片和公益廣告等宣傳內容。截止目前,全市共設置170餘塊消防公益廣告牌,在各類公益廣告平臺刊播5類消防公益廣告累計1200餘次,發送消防短信提示2.6萬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