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9日訊(胡麗麗 記者 雷蕾)『三八』婦女節前,得到司法救助金並已上學一周的小強,懷著激動的心情給黑龍江省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處寄來了一張賀卡,賀卡上這樣寫道,『感謝檢察官哥哥、姐姐的雪中送炭,讓我又能夠重返校園,重聞知識的芬芳。』
司法救助傳遞法治溫情
小強是哈爾濱市一所技術學校的在校生,2016年12月,准備期末復習考試的小強受到一名社會閑散人員的不法侵害。小強家境本就十分貧困,對方又無賠償能力,一時間他的學習、生活陷入困境。辦理此案的哈爾濱市檢察院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向小強伸出了援助之手。經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協調,為他爭取到了3000元的司法救助金。三月開學季,這筆救助款溫暖了小強的上學路。
『類似小強這樣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全省檢察機關已經辦理了18件,發放救濟金19餘萬元。還有其它120多件救助案件的當事人,也都得到了相應的救助。』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力介紹說,這些救助款雖然錢數不多,但每一起案件檢察機關都力求做到主動介入了解情況、因地制宜實施救助、突出重點精准發放,讓司法救助處處傳遞著法治的溫情。
據介紹,為充分體現人權司法保障和司法人文關懷,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把司法救助作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一方面,在組織保障上,成立了由一名主管控申工作的副檢察長擔任組長,控申、公訴、偵監、計財等相關業務部門參加的司法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另一方面,在組織分工上,偵查監督、公訴、刑事執行檢察、民事行政檢察等辦案部門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及時告知其權利,及時向控申部門提供符合救助條件的案源線索。控申部門依照規定受理、審查後,對符合救助條件的開設綠色通道,進入救助程序。
因地制宜確保精准到位
『為確保救助金精准到位,對司法救助不是一刀切,而是依據各地經濟發展狀況、案件的差異,因地制宜,區分輕重緩急,因案確定救助方式、方法、范圍,從而保證救助有效。』黑龍江省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處處長王興宏介紹說,各地檢察院針對當地社情都劃出了救助的側重。農墾檢察機關針對農場因經濟糾紛犯罪導致被害人陷入生活困境較多的實際,把涉農犯罪的被害人納入救助范圍;佳木斯市檢察機關針對近年來實名舉報人被打擊報復時有發生的情況,重點對受害舉報人進行救助;黑河市檢察機關針對不批捕案件、交通肇事案件被害人申訴數量較多的實際,適當放寬救助條件,加大了救助力度。
『特別是針對未成人,我們實施了特殊救助,開通綠色通道,充分彰顯了人民司法對未成年人特有的人文關懷。』王興宏告訴記者,該省檢察機關特別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救助和精神幫扶。既協調救助金,又注重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救助,做好司法救助與社會保險、民政救助、城鄉低保、法律援助等相關工作的銜接,發揮各方職能與資源優勢,綜合施治,提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效能。
2016年,遜克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辦理了一起猥褻兒童案。被害人李某遭遇性侵後病情非常嚴重。因其是單親家庭,母女二人又無生活來源,為讓李某得到及時救治,檢察院為被害人爭取到了2萬元救助款。檢察官們還定期回訪,通過身心相醫,物資救助,確保了被救助人回歸正常校園生活。
據統計,2016年以來,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共辦結國家司法救助案件146件,同比上昇62.7%,發放救助金100.86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