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安龍江網訊 2004年,為了理想他只身一人來到人地兩生的城市。13年的工作,他始終奮斗在監獄監管工作第一線,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履行著入黨誓言,用一往直前的擔當精神踐行著監獄人民警察的光榮職責,他就是黑龍江省鳳凰山監獄一監區副監區長周洋。

用熱血鑄就合格共產黨員誓言
從加入中國共產黨之日起,他深知黨員這一稱號不僅僅代表著一種光榮,更是一種義務和責任。多年來,周洋始終從黨員的義務和權利中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把廉潔執法作為職業操守、把無私奉獻作為道德准則,在監區副監區長崗位上的周洋,常有服刑人員家屬通過各種關系找來,想要在減刑、加分等方面給予照顧,每次周洋都是仔細的講清服刑人員減刑的條件、程序和規定,一律拒絕服刑人員家屬法律、法規以外的要求。經由他申報服刑人員的減刑獎勵200餘件,無論計分考核還是減刑假釋工作,全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沒有一件發生錯報、漏報。
周洋常說:『恪盡職守那是本職工作,我們的工作就是為踐行黨員的誓言,為長長久久的平安』。在監獄全面開展監區文化建設期間,他經過仔細的動腦琢磨結合文化建設特點、監區工作實際和服刑人員特性,在全監獄首先設計推出了監捨功能板,主要包含監捨承包民警信息、服刑人員信息、五聯保情況、服刑人員狀態,服刑人員信息卡制作成不同的顏色,黃色的是普通監管,紅色的是重點監管,這樣一來整個監捨的構成讓人一目了然,無論是新來的年輕民警還是多年工作經驗的老民警都可以馬上清楚服刑人員動態信息,極大地提高了監管快捷程度和安全指數,目前周洋想出來的這塊功能板已經掛在了全監獄每一個監捨的門口。
用行動傾力轉化服刑人員思想
監獄的頭等大事是對服刑人員的教育轉化工作。周洋在這方面可謂是行家裡手,經過用心的研究,他有效掌握了服刑人員改造規律,精心斟酌寬嚴相濟之『度』。他強調要用法律、用制度管理服刑人員,用民警的關心、人格魅力來感化服刑人員,用合理的方式、科學的方法提高改造質量。周洋非常注重激發服刑人員思想中的人性力量,調動服刑人員對家庭、對社會、對集體的責任感,幫助服刑人員從被動改造走向自覺改造。
服刑人員王某,因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在投入一監區服刑改造後,王某面對漫長的刑期,不知道怎麼度過,更覺得對不起家人和孩子,做人抬不起頭,不願與他人交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被監區列為重點改造對象。
周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利用休息時間對王某的過往進行了細致了解,分析了王某的心理狀態後,便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找王某談話。在談話中周洋發現王某雖然文化低,但動手能力強,做事認真、有鑽勁。周洋大膽的嘗試專門給王某安排一些技術性強的活乾,焊工活、瓦工活、木工活都讓王某嘗試去乾,王某感覺自己得到了信任,每樣活都很專心,乾得有模有樣,其他服刑人員勞動中遇到難題了,都找王某幫忙,他也很願意幫助大家。通過這樣一種良性循環,讓王某在改造當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逐漸樹立起改造信心,徹底放棄了輕生的念頭。
用奉獻書寫監獄人民警察擔當
13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洋的角色也在不斷增加,家庭和事業中的責任和擔當也越來越重,談起工作周洋總是乾勁十足問心無愧,可一提起家庭付出他卻滿臉愧疚。
2015年,監獄原來東、西分離的生活區和生產區合並,新勞動廠房的使用、分區管理制度的完善、原料區和操作區的劃分,集中後服刑人員不再出監區大院所造成的思想波動……每一件都是周洋心頭的大事,上班更是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長』在了監獄裡。
恰逢此時,把周洋從小帶大的姥姥患重病臥床了,周洋恨不得馬上奔到病床前以盡孝道。可是工作怎麼辦?周洋紅著眼圈給家裡打電話:『等忙完了這陣馬上請假回家』,可是這一忙,就是6個月,周洋甚至沒見到姥姥最後一面。
這麼多年來,父母年歲越來越大,身體也不如往日,8歲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他確沒有輔導過一次孩子學習,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到愛人的肩上。『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學校安排親子運動會,當周洋看著天真可愛的兒子忐忑的說別的同學都有爸爸陪著的時候,多麼想一同前往,可是單位離不開他。前往單位的路上周洋耳邊總是響起兒子轉身的那句氣話『有什麼比兒子更重要的』。
今年十一中秋雙節,86歲的奶奶打電話來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好久沒有看到他了。周洋只能愧疚的告訴奶奶過完了十一,同事們都回來了,一定找機會回去。因為周洋知道值班最能與服刑人員拉近距離,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看在自己眼裡,心裡的改造措施和矯正方案又能得到補充和完善。同志們都說,周洋一忙起來,什麼都顧不上了。值班成了他家常便飯,妻子非常支持工作但也抱怨他說,『對待服刑人員比家人還親』。他卻說:『誰讓我是警察呢?警察的職業決定了咱必須顧大家,捨小家』。
個人簡介
周洋,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2004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鳳凰山監獄一監區副監區長。3次被監獄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次被省監獄管理局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