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鶴性格潑辣,為人豪爽,從警23年,身為一名女警,她三分之一的夜晚都和男警一樣,在派出所值班出警。23年來,她辦理了刑事案件400多起,偵查移交起訴犯罪分子50多人,查處治安案件900多起,治安拘留400多人,無一差錯,無一錯案。她調解糾紛1500多起,救助了數不清的群眾,真情的付出換來了轄區百姓的愛戴。

『她的工作一般男警察也比不了』,從局領導到普通民警都一致稱贊。『她熱情善良,對老百姓是真心地好』,社區乾部和群眾無不敬佩。
宋鶴1996年11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歷任蘭西縣公安局衛民派出所民警、刑警大隊偵察員、城東派出所副所長、情報信息大隊偵察員、城東派出所副所長,城東派出所教導員。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嘉獎3次,獲得各類榮譽20多項。2018年被評為蘭西縣『十大傑出女性』、綏化市公安機關第四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2019年被蘭西縣委授予蘭西縣『三八紅旗手』、蘭西縣政法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把自己交給單位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剛剛走入警營的宋鶴十分向往成為一名刑警,但當時由於蘭西縣公安局派出所基層警力缺乏,她被分配到了基層派出所,成了蘭西縣公安局第一名女片警。宋鶴沒有一聲怨言,分配工作的第二天就穿好警服走進了社區,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在不到十五天時間裡,她用硬紙板繪好了轄區居民戶情圖,挨家挨戶推門走訪,很快就對轄區人口見人知名、提名知人。1998年7月,大慶警方發來協查通報,查找一名綽號叫『老黑』的人,通報中只提到了該人的大體住址和體貌特征,並無其餘線索。在所裡召開專題會議時,宋鶴聽所長介紹完情況,當即就說:『肯家是我們轄區的李某』。經進一步調查,確為李某,李某也很快落網。

性格剛強、工作踏實的宋鶴,能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在派出所工作的20年裡,她有10年是和男民警一樣,在值大夜班。城東派出所轄區復雜場所多、流動人員多、治安案件多,發生在歌廳、串店的打仗斗毆案件經常是在後半夜。接到報警後,宋鶴就和男民警一起風風火火地趕到現場進行處置。擔任派出所副所長和教導員後,一有案件,她還是要帶隊出警,衝鋒在前,衣服被醉酒者扯壞、遭到辱罵甚至受傷是常事。
城東派出所只有10名正式民警和14名輔警,每天24小時接處警平均5次以上,大多都在夜間,人手根本不夠。宋鶴除正常帶班備勤外,幾乎每案必到。在派出所工作20年,她晚上住在單位的時間超過三分之一。
宋鶴的丈夫王寶原本是持有A級駕駛證的大貨車司機,每年跑運輸至少可以賺15萬元。但自從有了孩子,看著宋鶴每天工作這麼忙這麼累,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王寶只好放棄了開大貨車的工作,買了一臺出租在縣城拉腳,因為只有這樣,他纔能有更多更自由的時間照顧孩子、做家務。鄰居對王寶說『總也看不到你媳婦在家』,王寶苦笑著而又無奈地說『她不屬於這個家,她是警察,她屬於轄區百姓』。所裡的清潔工說:『整天就看宋教忙,孩子都沒有時間管。有的時候孩子自己背著書包跑到所裡,老老實實地在那做作業,餓了就隨便吃點兒泡面啥的,等著宋教忙完。』2014年5月的一個深夜,孩子正患感冒,宋鶴半夜起來給孩子喂藥。而此時,突然單位通知有一起重要警情,宋鶴讓丈夫開車送自己去現場,可孩子哭得不行,宋鶴只好抱起孩子,讓丈夫開著出租車,帶著孩子一起趕到單位。
想起這些年丈夫開著出租車接送孩子,風裡雨裡半夜送自己去單位處理案件,幫著接送自己轄區的老人,忙前忙後處理娘家的事替自己照顧病危的父親,宋鶴眼裡時常湧出淚水,宋鶴說:『我媽現在都快把我忘了,家裡有事基本上不給我打電話,都是第一時間給我愛人打電話。』
宋鶴捨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感染著所裡的同志。2018年,在全市公安機關破案攻堅會戰中,城東派出所的案件偵破率居全市公安機關派出所首位,城東派出所榮立了集體三等功。所長王海波由衷地說:『宋鶴功不可沒!』

用雙腳踏出平安
去年5月,一張長滿繭子又挑破了很多血泡的腳的照片,在蘭西眾多人的朋友圈傳發,這是宋鶴的雙腳。她在人生最美的20年,用青春芳華踏遍了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風裡來雨裡去,一身警服和頭上耀眼的警徽與她相伴。
骨子裡對公安工作的熱愛,使宋鶴積淀了一身凜然正氣,在群眾危難時,她總是挺身而出。2014年6月,宋鶴接到轄區一婦女報案,稱其遭到丈夫家暴毒打。接警後,宋鶴立即帶領民警趕到現場,經調查發現,施暴者董某經常酗酒,多次酒後毒打其妻子,這天又用刀將自己兒子的手砍傷。宋鶴和民警將施暴者帶回所裡詢問,根據被害人指控,依法將其行政拘留。嚴格依法辦案,堅守公平正義,所辦理的案件無一起錯案,無一起涉訪涉訴。宋鶴以執著的信念和出色的工作,維護了法律尊嚴。
宋鶴用辛勤的汗水換來轄區的平安。2018年8月,轄區居民張某的兒子要當兵,害怕自己孩子政審通不過,就悄悄來到所裡拿出500塊錢要宋鶴『照顧照顧』,宋鶴當即拒絕,並耐心向他講解了征兵政策。後來,張某的孩子經政審合格如願參軍,感動得張某逢人便說:『宋鶴這個警察夠格』。
轄區群眾的女兒
多年來,宋鶴視群眾為親人,為群眾做了數不清的好事,竭盡全力幫助很多身處逆境的群眾度過了難關。
17年前,新建街一居民單某收養了一名孤兒,但單某沒有穩定工作,生活拮據。宋鶴在轄區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就經常去單某家,每次都給孩子帶一些奶粉、餅乾等吃的東西。單某遇到困難,找到宋鶴,宋鶴每次都伸出援手,她已然成了這對孤兒寡母的依靠。在宋鶴的關照下,如今孩子已經讀到高中三年級,即將參加高考,因為孩子的特殊身份,學校開證明等一些手續都是宋鶴跑前跑後親自為其辦理的。

新建街另一居民王某,下崗失業、與丈夫離異,帶著孩子住在搭在鄰居下屋只有幾平米的小破房子裡。一個陰雨天,宋鶴走訪到該戶時推門進屋,只見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宋鶴頓時流出了眼淚。從此宋鶴一有空就跑過來買米買菜,幫助收拾整理漏屋子,為困頓中的娘倆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孩子上學以後,王某因為年紀大了再也打不到零工,生活失去了來源,『宋鶴每到發工資,留夠自己花的一點錢,餘錢都補貼給我們了』,提起這些,王某就止不住地熱淚縱橫,『這麼多年,我感覺真對不起宋鶴。我們和她非親非顧,憑啥托累人家呀!』在宋鶴的大力協調下,街道辦的同志也伸出了援手,幫助王某的女兒董晶順利的讀完了高中並考取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當錄取通知書郵寄到家後,想著還沒有著落的學費,王某懮心忡忡,懂事的孩子對母親說,放棄讀大學出來找工作。宋鶴聽說後,趕到王某加,拉起王某的手說:『考這麼好一個學校,這學說啥也要上』。從不求人的宋鶴,向一家經常救助特困學生的企業介紹了情況,企業被宋鶴的誠心感動,為孩子捐助了學費,使孩子順利走入了大學校門。現在,王某的孩子已經畢業,在長春參加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十年前,王某因患癌癥住進了醫院,面對高額的醫藥費,王某一度想放棄手術治療。宋鶴聽說後,跟王某的孩子又一起來到了王某的病床前,安慰她。當時,主治醫生指著王某的孩子和宋鶴,鼓勵說:『就看你這兩個閨女對你這麼好,你要有信心,積極治療!』連醫生都以為宋鶴就是王某的另一個女兒了。今年4月份,已生活在長春女兒家中的王某,趁著女兒放假,特意從長春坐車回到蘭西看望宋鶴。她說:『快一年沒見到宋鶴了,我真想她!就是在過去,每次路過派出所,我就要上去看一眼宋鶴在不在,沒有什麼別的事,就是想她』。
從警23年,在派出所工作20年,宋鶴像這樣救助群眾的事,數也數不清。心地純淨的宋鶴,就像一片藍天裡的陽光,溫暖著一方土地,她的大愛無邊,就像這綿綿的呼蘭河,滋潤著人心,她以自己的守望,詮釋著警徽下的溫暖力量。(高曉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