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大副校長『抄襲門』續:師生對細節表述不合拍
|
|
隔壁宿捨同學:
楊倫平時人緣挺好,學習也算認真,如果不是對哲學非常熱愛,是不會讀到博士的。他論文寫的哲學家,國內基本沒有人研究,他經常拿著英語和法語詞典,翻看國外書籍。不懂法語語法,他就翻詞典查單詞,推測句子的意思。
對話『抄襲者』
前面不署導師名想發表非常難
昨天下午,楊倫沒有刻意回避『抄襲』二字。在楊倫眼中,自己只是個普通的『小博士生』,找知名教授聯合署名發表論文,是學術圈的潛規則。抄襲被曝光,很大原因是這篇論文意外地發表在《哲學研究》上——這份雜志太出名了。
記者:你對學校對你的處分怎麼看?
楊倫:我沒有異議。這不是學位的問題,這涉及到一個基本的原則性問題,牽涉到學術造假。現在不光是學術造假本身,而且網絡上也到處在傳,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按照正常的學校條例,也是要開除學籍的,所以我接受這個結果。
記者:當時為什麼想到抄襲,而不是自己寫?
楊倫:一是出於現實的考慮,就是為了畢業找一份工作;二是我有僥幸和虛榮的心理,我偷了別人的東西,如果別人沒發現,我不就得逞了嗎?我偷了別人的東西,能夠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這就是虛榮,是投機。
今年過年前後,我學位論文還沒寫明白呢,但我急著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如果這期間再不投稿,畢業前就登不了了。我最早看到這個帖子(指王凌雲的《什麼是理論?》)是在2004年,覺得寫得不錯,存在電腦裡了。快到畢業時,自己在科研上沒有什麼東西,於是就把這個修改一下寫成論文。
記者:北師大對博士生在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有硬性規定嗎?
楊倫:不是硬性規定。可你要是沒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論文,找工作非常不利,沒有學術成果,就沒有去向。
作者:關慶豐 來源:新華網 編輯: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