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立文(右)在協助汕頭機場派出所民警破案。
面對5名持刀歹徒,他挺身而出,力擒3人。他說,這是一名戰士的使命。
軍事訓練永爭第一,他嚴格執法一身正氣。他說,這是一名軍人的榮譽。
群眾的困難,他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幾十名羌族小朋友甚至稱他為『乾爹』。他說,軍人一定要熱愛養育自己的人民。
這就是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第七支隊五中隊班長、一級士官陳立文,一位俠骨柔情的真英雄。
【胸懷使命】 嫉惡如仇勇擒持刀凶徒面包車和摩托車側翻在地、破損嚴重,滿地玻璃碎片,1名男青年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5月13日下午4時許,正在汕頭老家休假身穿便服的陳立文,搭乘朋友的轎車途經汕頭市機場路時,看到了這一觸目驚心的場面。
『不好,車禍!救人要緊!』
陳立文立即下車查看。但周邊群眾卻告訴他,這並不是車禍,而是有人行凶。幾分鍾前,5名歹徒手持七八十厘米長的西瓜刀和魚叉,駕駛面包車追砍3名同騎一輛摩托車的男青年,在追砍過程中,歹徒直接用面包車撞擊摩托車,導致兩輛車同時側翻在地,摩托車上的一名青年當場摔暈。5名歹徒從側翻的面包車裡爬出來,繼續追砍3人,兩名男青年強忍傷痛慌忙逃命。歹徒見追不上兩人,圍觀的群眾又越來越多,便調頭朝暈倒在地的青年胡亂砍了幾刀,棄車逃跑。
軍人的使命感讓陳立文來不及多想。他叮囑旁邊群眾照顧好傷員並報警,然後立即和朋友駕車沿路去包抄。
沿著群眾指示的方向緊追了一公裡多,陳立文便看到剛穿過菜地來到公路上的歹徒,前方有一輛藍色小汽車在等著接應他們。陳立文讓朋友駕車衝到歹徒跟前,自己順手抄起車上的方向盤棒球鎖跳下車來。
『站住!別跑!』陳立文怒喝。
看到這名身材魁梧、正氣凜然的漢子,接應的車輛慌了神,沒等5名歹徒都上車便匆忙逃竄,丟下3人。
見陳立文步步緊逼,3名歹徒兩人在前,1人在後,惡狠狠地舉起凶器。面對凶徒,陳立文怒不可遏,內心卻十分冷靜。根據現場的情況,陳立文決定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他不動聲色地逼近前面的1名歹徒,出其不意揮起棒球鎖向其左膝打去。歹徒應聲倒地,抱著膝蓋打滾。旁邊的歹徒見狀立即揮刀砍來,陳立文略一閃身,用棒球鎖一擋便將其手中的刀震飛,接著又是一招斜砍,打到其膝部,致其倒在地上站立不起。
站在後面的歹徒見大事不妙,掉頭就跑。陳立文讓朋友看住兩名倒地的歹徒,自己緊追上去。追了200多米後,陳立文躍身一撲,將歹徒撲倒在地。
僅僅十來分鍾,3名歹徒就被制服。隨後,陳立文使出在部隊學的捆綁術,用歹徒的鞋帶將3人綁了個結結實實,開車載回事故發生地,交給聞訊趕來的汕頭市龍湖區機場派出所的民警。
對於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抓捕,陳立文回到家中和部隊後卻只字未提。直到5月24日,幾名青年的家長多方打聽來到陳立文所在的部隊送上錦旗和感謝信,纔被大家知曉。
【崇尚榮譽】 英雄集體鍛造警營標兵軍人視榮譽為生命,不熱愛榮譽的士兵絕對不是一名好士兵。2004年底,21歲的陳立文加入了有『中國邊防第一旅』之稱的廣東邊防七支隊。從入伍的第一天起,陳立文就被這支隊伍的輝煌歷史所深深地震撼和感染。
英雄集體的品格時刻激勵著陳立文奮勇爭先。剛入伍時,身體素質並不是很好的陳立文每天收操後還要自行再加練半小時,還向班長『求情』從器材室借來啞鈴,連排隊等候洗漱的時候都要練上幾下,生怕訓練落在戰友後面。3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陳立文考核門門得優。
當上班長後,陳立文把帶領全班更快更好地完成各項訓練和處突任務作為首要工作。在訓練中,他自創了『分組評比法』,讓戰士們互相指出缺點並加以改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這種訓練方法,陳立文所帶的班訓練進步總比別的班快很多。
英雄的集體必然孕育出英雄的戰士。陳立文在執行任務時更是一絲不苟,忠實地履行著一名軍人的職責。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後,陳立文跟戰友一起在滯留了大量旅客的深圳火車站執勤,把守著驗票、安檢等重要『關口』,有一名回家心切但沒有買到火車票的男子偷偷拿著一疊鈔票往陳立文手裡塞,請求放他進站,被陳立文斷然拒絕;今年3月,在參加深圳市社會治安聯勤執勤時,群眾舉報有人用假幣詐騙,陳立文立即帶領兩名戰友追捕歹徒,最終將正騎著摩托車准備逃走的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入伍5年來,陳立文先後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和優秀思想骨乾,榮立個人三等功、集體三等功各一次,帶領官兵圓滿完成了撲救龍崗特大山火,深圳文博會、高交會執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40多項重大任務和處突行動。
【愛民情深】 扶危助困彰顯衛士本色子弟兵永遠把人民群眾當作父母。對凶徒疾惡如仇的陳立文,在老百姓面前卻柔情似水。陳立文常說:『老百姓是子弟兵的衣食父母,盡己所能為老百姓排懮解難是我們的本分。』
2007年,陳立文在走訪轄區時了解到,大望小學的林氏姐妹父母都是外來工,父親常年在外奔波,母親忙於照顧患病的小妹,沒時間悉心照料兩姐妹的學習,便自告奮勇當起了兩人的課外輔導員,每個周末請假外出為她們輔導功課,至今風雨無阻。
陳立文還從每月的津貼中拿出錢來資助成績優異的困難學生。據不完全統計,陳立文在部隊服役的5年裡,先後為轄區的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失學兒童等捐款近萬元。
汶川地震發生後,84名因校捨倒塌而無法上課的汶川阿爾寨小學的羌族小孩被安排到廣東邊防七支隊五中隊復課,陳立文所帶的班受命照顧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為了讓孩子們盡快走出地震帶來的陰影,陳立文費盡了心思。他每天都要比其他戰友早起半個小時,為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洗衣服。每天晚上等到孩子們熟睡後,他又悄悄地起來查看,幫小孩蓋好被子。一有時間,陳立文就給孩子們講部隊的故事,組織他們玩游戲,常常跟孩子們滾成一團。
孩子們感受到陳立文是真的對他們好,整天圍著陳立文轉,有什麼心事都會主動找他傾訴,心情難過時就抱著他哭,有的孩子甚至把他認作乾爹。朝夕相伴80多天後,孩子們復課期滿要離開深圳了,臨行前,挨個抱著陳立文哭個不停。回到家鄉後,孩子們還不斷給陳立文寄信,並把他們親手制作的圖畫和千紙鶴寄給陳立文。
大愛無聲,陳立文的愛心是朴實的,更是真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