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馮大慶常扶『媽媽』王畢蘭散步 通訊員 彭放 攝
來自黔江區 41歲的馮大慶是黔江區城南中心校副校長,8年前,他將一位去世老教師的妻子接到家中,像親媽一樣照顧,其間,兩次工作調動都將『媽媽』帶在身邊。『沒有他,我真不知該怎麼生活。』昨日,說起義務贍養自己8個年頭的『好兒子』,83歲的王畢蘭激動得老淚縱橫。
王畢蘭的老伴羅福興是原黔江區犁灣鄉第二中心小學退休教師,8年前,馮大慶任該校校長。『我和老伴無兒無女,年齡大了,都是「藥罐罐」,馮校長一直很照顧我們,常替我們挑水、買菜、買藥,多虧他關照。』
2001年8月20日,羅福興病逝,和老伴相依為命50多年的王畢蘭終日以淚洗面。『羅媽,你就把我當你的兒子,我為你養老送終。』從此,馮大慶將老人接到家中悉心照顧。原犁灣鄉第二中心小學校教師陳能波告訴記者,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馮大慶『撿』個毫不相乾的人當媽,傻裡吧嘰的,馮大慶一笑置之,默默盡著一個兒子的責任。
王畢蘭說,從2003年起,『兒子』先後兩次調動工作,每次到新學校上任,都帶著她。隨著時間的流逝,『母子倆』感情越來越好。『我渾身都是病,吃藥看病主要花他的錢,大慶從未有過怨言。』王婆婆說,馮大慶的兒子在太原上大學,每年學費上萬元,馮大慶夫婦的工資加起來只有兩千多元,她多次要把自己每月的補助金給馮大慶補貼家用,都被馮大慶堅決拒絕。『您留著自己用,我們節約點就行了。』馮大慶的話很朴實。
2006年8月,馮大慶調到城南中心校任副校長,因工作繁忙,為照顧老人,學校家裡兩頭跑。為減輕『兒子』的負擔,王婆婆主動要求住進了校職工宿捨。『馮大慶每天去看老人兩次,隔三岔五添置生活用品,全校師生都知道他是個孝順兒。』城南中心校校長鄒明清說。
王畢蘭和馮大慶的親生母親熊正秀以姐妹相稱,兩位老人常在一起拉家常、逛街。『我們理解兒子,只要他認為正確的事,就會堅持做下去。我也常告誡他,要把王婆婆當親媽,要照顧周全。』熊正秀說。
『我現在過得很開心,閑下來,就給大慶縫鞋墊,縫了一雙又一雙,多得他都穿不完喲。』王畢蘭笑著說。